吴 江:国外科技评审如何防范“潜规则”?

11.07.2014  17:28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9日发布《中央第十巡视组向科技部反馈巡视情况》(以下简称《情况》),指出科技部在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曾经令科技 部部长痛心的科技腐败再次引发关注。随着中央和地方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科技领域的职务犯罪开始频繁出现,用巧 立名目的“红包”讨好评审专家成了“潜规则”、手段愈发隐蔽。(新华网7月10日)

    科技项目的评估,其实是个世界性难题。究竟如何评审,才能有助于真正有价值、有潜力的项目胜出,才能确保宝贵的科技资金被用在刀刃上,而不是打了水漂,甚至进了个人腰包,各国也都在探索更加公平高效的科技项目评估机制。

    事实上,科技项目不仅有着相当的专业性,同样也不可避免存在各种不确定性,而与此同时,科技项目一旦立项,则往往意味着高额的投入。于是,一方面专业性构 成了项目评审的高门槛,不确定性则使得科技项目的验收有着极大的灵活度,尤其是当科技项目的评审专家团,往往也是最终的验收组,对于科技项目申报参评单位 而言,评审专家不仅对项目评审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更决定着巨额科研经费的分配。科技项目评审中的绝对权力,自然难免引来各种利益公关与“红包”贿赂。国 内科技评审领域呈现的种种问题,以及曝出的“潜规则”,也就并不意外了。

    现实中,评审专家通过参加各种项目评审活动而获得公开与隐秘的利益,已然是个公开的秘密,一些专家甚至仅靠评审“走穴”便能收入颇丰。科技项目评审中所蕴 含的巨大利益,如何削尖脑袋挤进评审专家团,则成了另一场角逐。只不过,评审专家资格的激烈竞逐,却并未形成优胜劣汰的格局。相反,为了更便于在评审过程 中形成利益同盟与合谋,一些有操守,敢于说真话的专家反而遭到排斥难以入围,如此逆向淘汰更是让科技项目评审机制面临恶性循环。

    乍一看来,贿赂评审专家之所以能成潜规则,专家难挡利益诱惑,的确是直接诱因,但将科技评审猫腻全部归咎于专家的操守,的确也并非事实的全部。事实上,假如不否认人性趋利这一弱点,科技评审其实更应从机制和程序上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不是仅仅寄望于入选专家的操守。

    在这方面,加拿大的科研项目评审就设有专门的“回避制度”,并明确列出7类必须回避的评审专家,以防止共同的利益关系,以及可能的利益合谋。而在德国,为 了选出既懂行,又公道的评审人,建立一个几千人的评审人员库,并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新一次。人员库里还包括各个专业的著名教授、海外的德裔优秀科学家、人品 高尚的顶级科学家以及这些顶级科学家推荐的科学家等等。各种不同背景以及利益圈之外的专家的参与,自然会增大利益公关与合谋的难度,从而让评审成为真正的 意见交锋,及时暴露项目问题与风险。而专家的个人品行评价,也同样被纳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永久剔除出专家库,并丧失在国家重大项目上的评审资格。

    此外,严格但并不拘泥于指标化、公式化的评审标准,同样是避免科技项目评审陷入利益公关的有效机制。而在专家评审过程中,科技项目基金会全程参与并监督,专家的评审理由及投票也将全部记录在案。

    当科技项目的评审不再能以专业门槛构筑利益圈子,并不得不接受更多的约束、公开乃至监督,各种利益公关的“潜规则”猫腻,自然也难以有隐蔽藏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