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环卫工人致敬!

15.02.2015  11:13

 

昨天,在省会裕华西路,环卫职工对每一个收水口和树坑都进行认真清理。

本报首席记者 张 震 摄

在我们的城市,有这样一个可敬可爱的群体——环卫工人。一年365天,不论春秋寒暑、不论刮风下雨、不论过年过节,他们都坚守在工作岗位,用辛勤劳动让街头巷尾洁净而清新。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城市美容师,探访寒风里那些忙碌的橘黄色身影——

□本报首席记者 靳晓磊

凌晨的街头,风还带着冬天的余威,冰冰凉。路灯下,几个橘黄色的身影正挥动着长柄的扫帚忙碌着。手臂一收一挥间,搅动着夜色里沉寂的空气;橘黄的工作制服,为清冷的街景增添了些许亮色。

每天,当整座城市仍在沉睡之时,城区6500多名一线环卫工人却已准时到岗,拿起早已使顺了手的大扫帚,开始一寸寸扫遍一条条街道。周而复始,即使万家团聚的春节,这种节奏也不会丝毫改变。

让节前的城市环境更干净

昨天的中山路上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离春节已不到5天,从人们喜气洋洋的脸上,已经能感受得到过年的气氛。

在车流人群中,身着橘黄色环卫服的杜志棉很显眼,大老远就能看见她。杜志棉是长安区环卫大队清扫六班的一名一线环卫工。记者见到她时,杜志棉正拿着一块抹布细心擦拭街边一个垃圾箱。

从凌晨3时开始清扫路面,一直到记者见到她,杜志棉只在吃早饭的时候稍稍休息了一下。现在,她正在进行的是擦拭垃圾箱、捡垃圾等日常保洁工作。

上午我们还把垃圾箱周边的地都刷了一遍。”她一边认真地一下下擦着垃圾箱,一边对记者说,“你看这地面,干净多了吧!”语气里有一种轻松的自豪。

杜志棉负责的是中山东路广安大街到体育大街段。这一带商业繁华,人多车多垃圾也多,清扫保洁任务繁重。特别是临近春节,购物消费的人群骤增,给市容带来的压力也大幅增加。

越是这样我们越得用心,让节前的环境更干净整洁。”她说,针对垃圾箱周边地面上不易清除的污渍,他们专门准备了洗衣粉和刷子,“一寸一寸地刷了个干干净净,地见本色。

同时,晨扫的时候,要注意把每一个角落都扫到。还有保洁时,平时一个班巡视十趟,现在至少得十二三趟,“让街面上垃圾停留的时间减到最短。”杜志棉说。

据长安区环卫大队的崔俊玉介绍,为给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节日环境,他们在节前组织500多名环卫工人,对1700多个垃圾箱周边,以及收水井口周边、沿街门店前等存在油渍污渍的地面,用洗衣粉、刷子进行了彻底清理。

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干净的市容环境,是广大环卫职工们的心愿。特别是在节前,全市环卫工们不辞辛苦,通过开展集中清洗地面、消灭卫生死角等环卫行动,进一步扫净城市,擦亮城市,让市民干干净净过新年。

岗位上过了25个春节

地面上干净整洁,没有浮土,没有烟头,没有杂物……无论大街小巷,走在城市里,一条条洁净而清新的街道让人心情舒畅。春节期间也能保持这种状态吗?

能,肯定能!”昨天上午,桥西区环卫监察大队清扫四科的环卫工杨占霞,语气泼辣、很有信心地说。说这话时,她正一手拎着自己用编织袋制作的垃圾袋,一手拿着小扫帚,沿着建设大街的便道,边走边捡拾垃圾杂物。

杨占霞告诉记者,一年365天,他们天天清扫保洁都一丝不苟,“不论刮风下雨,不论过年过节,而且越是春节这样的大节日,清扫保洁的要求就越严格。

今年春节也是这样吗?”“是啊,和往年一样,除了家在外地的极少数同事,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在岗位上过年,自从干了环卫这一行,25年了,每年都是这样的。”杨占霞说这些话时并不以为意,“不仅是我,在我们班组来说,干了多少年环卫,几乎就等于在岗位上过了多少个春节。

她告诉记者,她家在邢台,自己和爱人、孩子在石家庄,邢台老家还有老父亲。“今年又不能回去了,只有看年后能不能找个时间回去看看了。”说到这些,杨占霞的眼圈有些发红,语调也有些颤。

杨占霞说,每年过年时也是工作比较忙的时候,一些家在外地的同事,愿意借这个机会回家看看,这让本不宽裕的人手更显紧张,“地总得有人扫,垃圾总得有人清理,为了城市的干净,绝大部分同事都会留下来坚守岗位。

杨占霞表示,她和同事们能做到这些,离不开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别说过节,平时都没时间顾家,这节前家里的活儿都是爱人和孩子干的。”性格爽朗的杨占霞有些感动,“正好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姐妹们谢谢家里人对我们的支持!

不仅是杨占霞和她清扫班的同事们,春节期间,城区6500多名一线环卫工人都将和杨占霞一样,在每一个万家团聚的日子里,凌晨准时上班,顶风冒冷地在街道上一直工作到夜幕深沉。

听到“限炮”的消息很高兴

对于裕华区环卫大队槐北二组的颜林菊来说,也早已习惯了在岗位上过年。春节对她来说,和平时最大的不同,是“炮皮子多,很难扫。

颜林菊告诉记者,与烟头等一般的垃圾不同,炮皮薄、碎,且轻,扫的时候,它们就像“”在地面上一样,不容易被扫起来,而且满地都是,不好扫,“一旦再刮点儿风,更是满处飞,根本扫不成一堆。

和颜林菊有同感的还有杨占霞,“有时候扫帚扫不起来,只能蹲下身子,把炮皮用手一点点儿抠起来。

说到炮皮的量大,杨占霞说最难忘的是2012年春节。凌晨上班后一看,地上一片红,还厚厚的一层,全是被崩得细碎的炮皮。“从不到凌晨三点,一直干到上午快九点,连饭也不顾上吃一口。”杨占霞还记得当时仅在一个大型商场门前,就拉了十多车炮皮。

采访中,不论是颜林菊、杨占霞,还是其他一些一线环卫工,他们都表示,从去年开始,“春节里的炮皮少多了,而且是明显减少。

人们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都自觉地少放炮了。”颜林菊说,这对他们来说,也极大减轻了春节期间的劳动强度,“往年初五时也得扫三四车炮皮,去年还不到一车。”颜林菊清楚地记得去年春节时的情形。

杨占霞告诉记者,看到今年我市对燃放鞭炮的限制措施后,她很高兴,觉得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希望大家都少放炮,不放炮!”杨占霞爽朗地笑着说,“但是,再多再难扫的炮皮我们也能扫干净,也会扫干净,我们一定会让城市在新年里干干净净的!

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限炮”措施的落实,将有效减少鞭炮燃放量,减少空气污染的同时,也极大减轻了全市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全市环卫职工也已做好准备,并制定了《2015年春节期间环卫保障实施方案》,确保节日期间市容环境整洁美观。

尊重和关爱是工作的强大动力

春风化雨润心田。市委、市政府把环卫工人的苦和累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给予了环卫工人们贴心的关爱和支持。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环卫工作的投入力度,大力完善省会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切实到位的举措,极大地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待遇、福利和作业环境,改善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2011年,我市设立了环卫工人节,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扫马路的时候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全市环卫职工一片欢腾。

同时,在市财政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2011年8月1日起,省会所有环卫临时工的月工资均上调了30%;高标准建成了77座环卫作息用房,环卫工人有了遮风避雨、吃饭倒班的场所,工作条件大为改善。

不仅如此,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作也日益关注,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环卫工人的关爱。其中,每逢夏季,都会有不少商户主动为环卫工人送去消暑用品;端午、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爱心人士也会给环卫工人们送来粽子、月饼、饺子和其他慰问品。

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沿街商户看到环卫工人的辛苦,主动邀请他们进店作短暂休息,并长期负责给环卫工人提供饮用水。“我们从来不缺开水喝,都是在街边小店里接水。”对此,杨占霞深有体会。

点点滴滴现真情。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社会各界的尊重和关爱,极大调动了环卫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环卫清洁队伍的稳定性和整体工作能力,更成为所有一线环卫工人工作的强大动力。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