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成关爱老人主力军

23.01.2015  12:51

年轻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手绘“上网流程图”,许诺每天给“奶奶”打电话

   

■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80后车长给老人吹起《军港之夜》。

 

   

■清理小院卫生。

 

新闻到底 《快过年了 老人们更需要您的爱

新闻闪回 晚报本月启动“幸福之城 爱心接力”活动,温暖社区的孤寡、空巢老人。

晚报“幸福之城 爱心接力”活动持续升温,每天都有热心市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争相报名参加接力活动。值得一提的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成了送暖主力军。昨日,公交总公司三个车队接过“爱心接力棒”,8路车队、101路车队、201路车队的志愿者兵分三路走进新华区商贸局宿舍、长安区河纺社区、裕华区尖岭小区。

□文/图 社区记者 杜慧 卞静 通讯员 王佳荟

报名

放假回家的大学生

报名要当志愿者

我家是晚报订户,在报纸上看到晚报的活动,感觉特别好,想利用寒假,为那些孤独的老人做点什么。”昨日上午,家住东开发区90后大四女孩张盼盼再次给本报记者打来报名电话,迫切想加入本报组织的“幸福之城 爱心接力”活动。

她告诉记者,她在张家口一所大学学习医学专业,目前已经放寒假回家,“我大一、大二就参加了爱心组织,经常到敬老院看望老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洗衣服,看到老人孩子般的笑容,我感到所做的一切都很有意义。”张盼盼说,她知道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是陪伴,“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临近过年,我还可以陪他们包饺子,给他们唱老歌……

自从本报启动“幸福之城 爱心接力”活动以来,不断有像张盼盼一样的年轻人想要加入此次送温暖志愿者队伍中。90后女孩梁佳乐住在天然城小区,看到本报报道后,她想利用周末休假时间给社区孤寡、空巢老人送温暖。

这些老人就像我的爷爷奶奶一样,他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我想把晚辈的爱带给他们。”她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这些老人,“有时他们不缺乏物质,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可能一个关爱电话,就会让他们开心很久”。

养老院愿为孤寡老人

奉献一份爱心

昨日,晋州市安心养护院的冯院长致电本报称,当她看到晚报上“幸福之城 爱心接力”的活动后,内心激动不已。由于从事的是与养老相关的职业,平日里,冯院长对于社会养老问题,以及孤寡、空巢老人便多了一份关注,“现如今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如何养老已成为备受大家关注的社会话题,我觉得晚报发出的这个倡议特别好,可以呼吁更多人关爱、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

最后,冯院长表示,她愿意为那些曾经为社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孤寡、空巢老人奉献一份爱心,免费为他们提供床位及护理。“有需要的老人可以直接联系晚报,我们会尽力将您照顾好!

互动

爱心接力等您来接棒

如果您想从我们手中接过“爱心”,传递“温暖”,一起为石家庄——这座幸福之城添砖加瓦。从即日起,请加入我们的“幸福之城爱心接力”活动,拨打88629260、88629426、96399与我们联系,期待您的参与!

如果您是孤寂的老人,也请告诉我们,我们希望能为您做点什么!

接棒

李大爷,我们来教您上网

昨日10时许,本报记者与公交二公司8路车队工作人员史倩、刘孟海、公丽娜一同来到位于新华路436号银行宿舍独居老人李菊生家中。车队为他带来了食用油、笨鸡蛋,以及挂面、速冻水饺等食物。老人早早就守在了家门口,盼望着志愿者一行人的到来。

今年73岁的李菊生说,他2007年因高血压引发中风,住了一年医院。打那以后,他走路颤颤巍巍,再也离不开拐杖。李菊生老人是晚报的忠实“粉丝”,订了二十多年的报纸。他主卧里一张简易的老式书桌上,常年摆放着《燕赵晚报》和一只放大镜。

1月19日,李菊生看到本报启动关注空巢老人的“幸福之城 爱心接力”活动,感触颇深,“空荡荡的屋子,每天都挺冷清的,特别想能有人经常来跟我聊聊天、说说话。”他便拨通本报电话,“倾诉”独居烦恼,并提出“特别”要求,希望能有年轻人上门教他上网,学习网上购物。

你们的接力活动特别好,没想到这么短时间你们就上门来看望我了,还要为我实现愿望!感谢晚报,感谢8路车队!”李菊生激动地说。

8路车队的三名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分工,史倩拿起抹布帮老人擦拭书柜、桌子,公丽娜则帮着老人归纳冰箱里的食物,刘孟海则负责教李菊生使用电脑和手机上网。

先将网络连接打开,再点击这个‘小地球’,就能连上百度,看各种新闻。要是想查病症,比如在这里输入‘高血压’,就能查到与这个病相关的内容了。但是李大爷您记住,不上网的话要关闭网络,以免消耗流量,浪费钱。”刘孟海手把手地教李菊生按键,还为老人画了一张操作流程图。

李菊生学了几遍就学会了,他脸上笑开了花:“太好了!以后我就能从网上查询养生知识了,还能时髦一把,没事网购一下,给自己添置点物品。

史倩说,像这样的志愿者活动,他们车队一直在做,比如逢年过节去探望社区里的孤寡、空巢老人,去敬老院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等等。因此看到晚报的这次爱心接力活动后,他们毫不犹豫接过接力棒。离开前,史倩还特意为老人留下了车队的电话,嘱咐他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联系车队。

80后车长给老人吹响《军港之夜

昨日9时许,公交一公司101路车队的6名志愿者来到河纺社区15号楼二单元空巢老人王金美的家中,给她送来了米、面、油等慰问品。

74岁的王金美平日里都是一人在家,守着一套三室一厅的空房子,因为四个孩子有的在外地居住,有的住得远,多是周末或者逢年过节过来看望,有时就打个电话问候。这次听说有人要上门看望她,老人心里很高兴,提前把家里的瓜子、糖果、红枣装盘摆在桌子上。

快进来,屋里暖和,先坐会儿吃糖,喝点水。谢谢你们来看我,还给我带了这么多东西。”当车队的志愿者们上门时,老人高兴极了,连忙让座。看到车长张锦华时,老人一把拉住了她的手,“长得跟我孙女似的,都是圆乎乎的脸庞……”老人握着张锦华的手,迟迟不肯松开。

奶奶,您好!以后我就是您孙女啦!有事您给我打电话。”70后的张锦华说她母亲早逝,这些年都跟父亲居住,因此很喜欢跟老人相处的感觉。她一边说,一边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老人。

志愿者们提出要给老人收拾屋子,扫扫地、擦擦桌子,被老人婉拒了,“你们能过来,陪我聊聊天,说说话我就挺开心了!”老人话音刚落,80后车长孙伟就自告奋勇要给老人吹奏一曲《军港之夜》,伴随着悠扬婉转的口琴声,老人随着节奏拍起了手。

曲罢,老人眼眶湿润了,不停地用手擦拭着眼角,“谢谢,谢谢你们!

在活动现场,101路车队副书记杨静对记者说,他们101路车队有一个学雷锋小组,常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加活动的都是小组的志愿者,“我们要跟王金美老人结成长期帮扶对子,这次算是我们过来认认门,年前,我们还会上门看望。有啥需要,就给我们打电话。”临走时,她将个人联系方式留给了居委会,因为他们车队为空巢老人送温暖活动是长久的。

许诺每天给“奶奶”打电话聊天

昨日10时许,家住尖岭小区11号楼4单元的空巢老人冯秀芳家也迎来了“亲人”,他们是公交五公司201路车队的年轻车长们,专门利用休假时间,走进社区,为空巢老人送来米、面、油等慰问品,并陪老人聊聊天,收拾收拾小院卫生。

陪同这些“亲人”上门的就是社区“一帮一助”服务队的队长侯秋辉,他告诉大家,社区的这些空巢老人有时并不缺少物质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他们最怕寂寞,我几乎每天都到老太太这里转一圈,跟她聊聊天,说说话。

闻听此言,201路车队工作人员——“90后”的韩雨赛及车队政工员李桃当即表示,他们车队要与老人结成长期帮扶对子,“我们车队有200多名员工,大家轮班每天给奶奶打个问候电话,逢年过节,我们还将上门看望奶奶。”李桃说。

一听这话,老人露出了如孩童般的笑容。

说话间,201路的年轻车长武文强、赵思远、孙会斌、韩雨赛已经把老人家一楼的小院卫生打扫干净了,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说,他们加入此次活动,想用实际行动关爱空巢老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