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807名特种设备安全员持证上岗

08.07.2015  11:06

    日前,石家庄市807名持着“基层特种设备安全员”证书的基层工作人员,入驻到全市各乡(镇)、村委会以及社区等,参与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特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住宅小区、学校、医院、商场、游乐场所和旅游景区等各个领域,是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备。近些年,我市特种设备数量急速增长,基层监管力量薄弱,日常监管难度日益加大。

    今年全市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后,市质监系统主动从“”上要求、从“”处用力,将专题教育与业务工作有效衔接,从保障民生民安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在乡(镇)、村队、社区、工业园区等基层构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人员网络体系,建立基层特种设备安全员队伍,进一步延伸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触角。

    据了解,首批持证上岗的基层特种设备安全员,是从乡(镇)政府、安监站、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中选拔出来的。市质监局聘请专家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讲授机电类、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基础知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基本制度、事故调查与处理等;通过培训考试的安全员方能上岗“巡诊”。

    安全员的工作职责包括宣贯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督促辖区内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对辖区内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负有巡查、报告、协调、配合等责任;及时掌握并定期报告辖区内在用特种设备新增、转移、检验、停用、报废等变化情况,建立并及时更新特种设备台账;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对问题或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回访确认。

    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也进一步落实了“政府统一负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主体负责、行业自律规范、乡镇日常管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多元共治”管理新机制,将有效加强乡镇基层一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量,是解决辖区特种设备数量多、管理力量薄弱的一项创新举措,可有效减少和遏制特种设备事故。(记者 焦莉莉 通讯员 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