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修车农民14载为13名抗日烈士守护纪念碑

15.12.2014  19:41

   燕赵都市网讯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首个国家公祭日,全国各地警笛长鸣,人们纷纷向遇难者寄哀思。在保定高阳县南赵堡村,有一位身患残疾的农民,14年来他守护着村里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13名烈士的纪念碑,国家公祭日后,让我们走进他的生活,倾听他14年的守护历程。

   冀中版记者郭立业 见习记者魏如翔 文/图

折断的抗日烈士纪念碑

 

   反映:高阳烈士纪念碑拦腰折断

  12月10日,有读者致电本报称,在高阳县有一烈士纪念碑拦腰断为两截,希望冀中版对此关注。12月12日,燕都记者来到位于高阳县东南的南赵堡村,穿行在村里的街道上,记者沿途打听,得知纪念碑在村东头的地里,一个修自行车的村民一直照管这块碑。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在临街的一个简易房里见到了这个修车匠,他叫赵秋杰,今年42岁,听说记者是来寻访烈士纪念碑,他一下兴奋起来。

  “我没多高文化,但是也上过三年小学,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赵秋杰说,这块碑上并没有他的亲人,村里也从来没有人让他这么做,但这块纪念碑却一直由他维护。

赵秋杰用手擦拭纪念碑

 

   守护:修车农民自觉守护纪念碑14载

  “走,我带你们看看石碑去!”赵秋杰说,这些年村里很少有人关注这块烈士纪念碑了,看到记者专程来寻访石碑,赵秋杰好像一下子找到了知音。

  在赵秋杰的引领下,记者来到南赵堡村东头,在一座庙宇旁边,记者看到了这块断为两截的烈士纪念碑。

  “我上小学的时候,这块碑就立在村小学操场的东侧。”赵秋杰说,这块碑伴着他长大,后来村小学搬走、围墙被拆,碑就倒在了紧邻小学的一户人家的院里。时间一长,碑慢慢被土没过,只露出一个面,上边的字迹都模糊不清了。

  “2001年,我因为两腿股骨头坏死,不能外出打工。回到村里看到这块碑,我心里很难受,他们为国家独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却无人问津。”于是,赵秋杰将纪念碑挖了出来,并找了几个村民帮忙,用小推车把碑拉到了村东头的一所庙的旁边,“庙里初一、十五都会有村民烧香祈福,我想让这些革命先辈也享受香火,以资祭奠吧。

赵秋杰画的碑亭规划图纸

 

   感动:年收入不足1万他要为纪念碑盖碑亭

  纪念碑运过来之后,赵秋杰重新做了碑座,并用铁卯榫和水泥将碑固定,他将碑上的泥土刷干净,将碑文清理出来,“我老父亲识文断字,我买来红漆,让他把碑文重新勾勒出来。我认字但不会写字,又找人把碑文给我抄到了一个笔记本上。

  记者现场看到,纪念碑碑额上刻有两条蛟龙,“民族英烈”四个大字环绕其上,碑文书“南赵秋杰堡村先烈千古”字样,碑上共铭刻着13名烈士的姓名以及牺牲时的职务。

  赵秋杰告诉记者,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过来,拔拔草,用手擦擦碑上的尘土,再上几柱香。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村里庙会,他还会给纪念碑披上红绸,“这是我能做到的,但我知道做得还不够好。

  赵秋杰从怀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这就是当初我找人写的碑文,我一直随身携带。”记者翻开略显发黄的笔记本,看到的是手抄下来的石碑铭文,而在碑文后页还附有一张手绘图纸。“这是我画的纪念碑亭的图纸。”赵秋杰说,纪念碑立在户外,连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就一直想着建一个碑亭,建碑亭用的9根木料也早就准备好了。

  “一直想盖起来,但是还没凑够钱。”赵秋杰的年收入不足1万元,没钱买砖,他就搜罗了一些旧砖堆在石碑附近,就等着攒够钱把碑亭盖起来。

91岁抗战老兵讲述烈士历史

 

   讲述:91岁抗战老兵讲述石碑上的烈士故事

  提起碑上刻着的13位抗日烈士,赵秋杰说,他曾听村里一位抗战老兵讲过他们的故事。

  沿着寂静的村路,记者来到了这位抗战亲历者的家中,老兵名叫张像武,今年已是91岁高龄。

  “碑上刻的那些人,我认识不少。”张像武说,石碑上刻着的“刘林祥”是当时村里的抗先队长,他们俩当时在同一组。“那时候他刚娶了媳妇,才十八九岁。”张像武说,“当时日本鬼子把村子包围了,刘林祥就是在村子里被鬼子拿刺刀挑死的。

  提起当年牺牲的同伴,张像武依然觉得遗憾,对于另一些刻在石碑上的名字,他也印象深刻。

  “田桂山比我岁数大,在河南打鬼子的时候牺牲了;段得路在抗战快结束的时候牺牲,就在本村;刘万杰是清风店战役的时候牺牲的;刘长河牺牲在了南齐村的大山疙瘩上了……

  据张像武说,石碑上总共刻着的13名烈士名字中,最年轻的牺牲时才19岁。“那时候真是浴血奋战,石碑上刻得那些人不少岁数都比我小,都牺牲了。

记录碑文的笔记本

 

   伤感:如今碑断了 守碑人的心碎了

  赵秋杰家里有6亩地,主要靠种玉米为生,今年42岁的他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还在读小学,大儿子看到家里困难,初中就不念了,在外打工补贴家用,“除了吃饭看病,我得攒修碑亭的人工费。

  2013年冬天,他找人帮忙想要把地基垫起来,可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移碑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受到震动,石碑突然拦腰崩断。“我当时都傻了,感觉自己做了不可原谅的事情,本来想着好好保护,谁想到碑竟然断了。”在那之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赵秋杰寝食难安,一闭上眼就是碑断的情景,有的人劝他把碑粘起来,可他总觉得不妥。

  “我就想着重新刻一块新的,绝对不能就这么让它断着不管了。”赵秋杰找到石料加工厂,被告知重新做一块碑最少也要两千块钱,“为了这两千块钱,我就学了修自行车,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个20来块,除了下地,这也是个来钱的工作。

  “把碑修好了,把碑亭弄起来,我的心愿就算是了了。”赵秋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