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推广“夹心饼干”隔震技术

18.08.2014  17:52

如果在房子的地基与柱子之间加上钢板橡胶垫,就能像一块块的夹心饼干有效地把建筑物保护起来,即使未来遇到地震都很难倒下。昨日,记者从市城乡建委获悉,今后将在全市房屋建筑工程中逐步推广应用这种隔震新技术,可以让合肥人住的房子变得更加结实耐用。

本领大

让房子抗震能力提高4到8倍

目前,国内建筑物的抗震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通过加粗柱子、多加钢筋的传统方法来硬抗震,比较常见;另一种是把建筑物某些非承重部分设计成效能杆件或通过装设效能装置来减震;此外比较新颖的是通过在地基与柱子之间加钢板橡胶垫的方法来隔震。大量的实践证明,隔震的方法最为有效,目前世界上采用隔震技术建设的房屋,还没有一座被震倒。

隔震是一种非常见效的方法,能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4到8倍。再坚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都可能会被硬生生折断,从而造成建筑物倒塌。”市城乡建委抗震处有关专家介绍,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钢板橡胶垫就像夹心饼干,一层橡胶一层钢板向上叠加,把建筑物与地基隔离起来。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在橡胶支座上处于弹性状态,既能隔震又不影响承载力。隔震橡胶垫可以对震力进行缓冲和消解,让建筑物更防震。

在减震技术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橡胶隔震垫,会不会时间长了老化出现问题?“不用担心,它的速率约为4.5毫米/百年,再加上抗老化剂和支座外保护层,使用寿命会高于混凝土。”专家表示,其成本比传统的施工方式高不了多少,这种技术也能用在对既有建筑物的改造上。

前景广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优先设计使用

一直以来,合肥对于建筑物抗震性能有着严格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根据规定,合肥市建筑物的抗震烈度最低要求为7度,新建建筑抗震烈度需达到8度以上。对于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规划,则会早早“夭折”在设计环节。

合肥的房屋抗震设计三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不是体现在某个设计上,而是贯穿在每个设计步骤上,包括房屋户型布局设计、房屋结构设计、房屋材料的选择、整体设计等多个方面。”业内专家指出,在建筑规划设计上,对于不符合抗震标准的规划方案将无法通过审查。

今后,采用减震隔震的工程将列为全市的“抗震新技术试点示范工程”,优先参加各类工程评优评奖。根据新规,在新建医疗建筑中,承担重要医疗任务的医院门诊、医技、住院用房;新建学校、幼儿园建筑中,面积超过500㎡的学生食堂和3层(含3层)以上面积超过2000㎡的教学用房、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以及对抗震设防安全性或使用功能有较高要求的建筑,都提倡优先采用减震隔震技术设计。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