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隧道雏形初现

05.06.2014  19:05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体育场站,下到地下18米的施工现场,一条幽深的隧道展现在眼前,直径约6米的圆形隧道内壁上,加强螺栓牢牢地固定着一环一环的钢筋混凝土盾构管片,犹如一层“铜墙铁壁”。“这就是用盾构机施工、一次成型的隧道!”进入现场的记者们禁不住啧啧称赞。远远地,可以看到隧道内部正在施工的盾构机。

  这时,一辆渣土车沿着施工用轨道进入隧道,渣土车带着3个车厢,可拉约16方土。一声汽笛,渣土车缓缓从隧道里开了出来,准备卸土。“渣土车主要任务是运送管片、装卸隧道挖出的泥土。”工作人员说。在隧道口,有一个龙门吊,可以将渣土车的车厢连同土方吊到地面。   沿着隧道北侧的“小道”向隧道深处走去,由6片盾构管片连成的圆环一个个拼接在一起,就成了现在的地铁隧道。“就是这个圆环,撑起地铁车辆通过的隧道,并保障盾构施工安全。”据汪帆介绍,盾构管片每平方米最大承重可达45吨。   进入隧道最深处,记者再次见到了盾构机这个庞然大物。“盾构机刀盘旋转把泥土向削皮一样一层层削掉,然后由压力杆压着管壁推动盾构机前进,上方的旋挖机将泥土传到皮带轮上,再通过渣土车运出隧道。”一名技术人员介绍盾构机的工作原理。记者在这里呆了不到5分钟,汗水已经湿透了全身,感觉就像蒸桑拿。正在清洗浆罐的工人师傅说:“越往隧道里走越热、越闷、越潮,只要一下来全身就得湿透,我们一天8个小时都在这里,已经习惯了。”   但即便走到盾构机的最前面,记者发现也只能看到盾构机,而看不到土层。工作人员说,盾构机一直靠液压提供的压力紧紧顶着土层,所以外边看不到,也丝毫察觉不到盾构机的前进。“目前盾构机运行情况比较稳定,每天可向前推进约8米。”汪帆介绍说,如果前方遇到特殊地质,他们将启动“卡控”措施,即将盾构机的掘进速度降低下来,由现在的30-40毫米/分,降低到5-15毫米/分。   “体育场站至北宋区间全长936米,目前体育场站左线已经完成了232米的掘进任务,安装盾构管片193环。”汪帆介绍说,按照计划,8月25日完成区间左线的掘进工作,然后转入右线施工,预计明年1月底可完成右线的掘进工作。

  来源: 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