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推出"组合拳"打击房产投机 有人坐拥129套房

31.07.2014  12:00

台北鸟瞰。

  本报记者 孙立极摄

  有人是“无壳蜗牛” 有人坐拥129套房

  50多岁的姚小姐在台湾知名媒体做中层主管,最近在新北市汐止区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虽然离台北市区有点远,交通不很方便,但“做了那么多年无壳蜗牛,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个人觉得已经很满足了。”从屏东到台北,在职场打拼了近30年的姚小姐心里无限感慨。

  十多年来,台湾人的薪资没有变化,但是从北到南,都会区的房价却节节高升,不断翻涨。岛内国泰房地产指数显示,2008年以来,全台房价从当年年中每坪(1坪约合3.3平方米)平均约19.55万元新台币(以下均为新台币),一路攀升到今年3月底的29.01万元,6年大涨约48%。其中,台北市平均房价6年涨幅逾50%,高雄市更是暴涨1.04倍。

  今年早些时候,台湾“营建署”的统计数字,更是让岛内民众心凉了半截。根据统计,台北市房价所得比已攀上15.01倍,名列全球第一,超越之前一直蝉联首位的香港。连“行政院长”江宜桦都感叹,以现在的态势,就算他两个儿子未来成家,也买不起房子。

  是哪只手在一直推高房价?台湾社会住宅推动联盟发言人彭扬凯认为,持有房屋的成本偏低,囤房囤地的成本低,利得税少,加上低利率不断供应“银弹”,让台湾成为炒房乐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的房贷利率都维持在1.5%—2.0%的水平,与大陆6%甚至更高的房贷利率相比,判若云泥,这给了炒房客上下其手的空间。此外,前些年台湾当局为应对金融海啸,鼓励海外资金回流救市、大降遗赠税,但大量回流的资金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纷纷投入房地产,也客观上推高了房价。

  有人买不起房,有人却坐拥房产无数。台湾“财政部”今年首度统整全台湾各县市的房屋税课征资料,结果意外发现有位“囤房大户”1人就坐拥129套不动产,另外还发现有法人囤房673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