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03.07.2016  07:36

1923年8月,安平县台城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弓仲韬任党支部书记。

1927年安平县党支部、团支部分布图。

【不忘初心·追寻党史上的河北第一】

燕赵都市报记者 张清华 文/图

台城,冀中平原腹地衡水市安平县一个普通村庄。然而,上世纪初叶,这里却是风雷激荡。1923年8月,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台城村特别支部就在这里诞生。

6月28日,记者来到了台城村,一幢气势恢宏的建筑映入眼帘,“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几个大字赫然醒目。纪念馆左侧一座红色大理石标志性圆柱高高耸立,顶部有一团红色的火焰呈熊熊燃烧之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1

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

走进纪念馆,正中间矗立着弓仲韬与李大钊两人握手的雕像,生动传神。

纪念馆内老照片、革命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的历程。两件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安平县,被后人称为“两个第一”。

台城特别支部创始人弓仲韬,1886年生于台城村,1916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沙滩附近一所小学任教,因经常到北大图书馆翻阅进步书籍而结识李大钊。

1923年4月,李大钊介绍弓仲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派其回到安平县台城村,着手建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回乡后,弓仲韬在村中创建了“平民夜校”和农会,从中培养党的积极分子,并发展村民弓凤洲、弓成山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李大钊批准,1923年8月,3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弓仲韬任党支部书记。

1924年8月,安平县已有党员20人,党支部3个。为了加强对全县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弓仲韬召集三个党支部的代表,召开了安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安平县委,弓仲韬任县委书记。

台城村特别支部的诞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开端。”纪念馆馆长王彦芹说,这一革命火种的诞生,对其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中国农村,尤其是北方农村党的建设,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抗击外来侵略,反抗封建压迫和剥削,实现农民的彻底解放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

今年是建党95周年,这一段时间来参观的人数明显增多。”王彦芹说。

2

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弓仲韬个头不高,留着胡子,人很勤快。”台城村1964年入党的老党员弓铁锁告诉记者,弓仲韬变卖田地解决办学和办公经费,又变卖家产开办工厂解决贫困党员的生活困难,家产所剩无几。“自己七八岁时就坐在炕头上听弓仲韬讲革命故事,自己很早入党,跟弓仲韬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为挖掘革命前辈弓仲韬的事迹,曾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现任安平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的李建抓曾三次大规模搜集相关史料,并组织参与改扩建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

据介绍,弓仲韬后来的经历非常坎坷,日寇来犯时,弓家西行陕西,后来女儿去了延安,妻子病死西安,弓仲韬在一家铁厂务工时,因为宣传革命思想,被老板毒瞎双眼。1943年秋,几经周折,弓仲韬回到台城。1946年,安平县委确认了弓仲韬的党员身份。

1964年3月,弓仲韬病逝于哈尔滨。临终前,他再三嘱咐子女务必要把节省下的1000元交给党组织,作为最后一次党费。”李建抓说。

在抗日战争期间,台城村人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前仆后继、英勇战斗,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全村共参军117人,平均20人中就有一个参军的。

历史没有忘记台城,也没有忘记弓仲韬。2011年清明,弓仲韬的骨灰安葬于台城,一代老革命者魂归大平原。

史迹

1923年8月,台城村特别支部即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

1924年8月,在敬思村张麟阁家中召开了县的代表会,建立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安平县委员会,直属北京区委领导。弓仲韬任书记,县委机关设在弓仲韬家中。

1924年秋,弓仲韬在台城村发动雇农进行增资斗争,1925年6月,增资斗争扩大到全县。

1925年1月,安平的党员总数发展到20名,占全国994名党员的2%。

1925年冬,在上级特派员张鹤亭指导下,中共安平县委和饶阳县党组织合并为安饶联合县委。县委书记由弓仲韬担任,县委机关仍设在弓仲韬家中。

安饶联合县委成立不久,为了掩护党的机关,宣传马列主义,培养革命后备力量,在弓仲韬家中成立了“列宁小学”,办学的一切费用均由弓仲韬负担。

1926年春,台城村建立起了团支部,弓仲韬的次女弓乃如担任书记。

1926年夏,根据保属特委的指示,安平、饶阳、深泽成立三县中心县委,弓仲韬任书记。随后,台城村建立了女子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弓仲韬长女弓浦担任。

为了掩护县委机关的活动,解决贫困党员的生活问题,弓仲韬卖掉自家20亩地在家中开办了毛巾厂。毛巾厂坚持开办了一年左右,10余名工人都是贫困党员。

红色记忆 红色传承

开启尘封的历史记忆,我们会发现:台城这个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孕育和诞生,承载了当时工农大众太多的希望和期盼。

台城村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作为一个党员感到光荣。”弓铁锁老人这样告诉记者,每年来村里参观的人很多,他多次给来访者讲述过去的故事,现如今台城村的发展更是让老人感到欣慰。“村里很多人都做丝网生意,一年不少挣钱。

最让记者感动的是李建抓,“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党史,知道‘台城特支’在全国农村组建最早,可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

从2001年开始,李建抓等人曾利用传真、信函、电话等形式,向农民运动开展较早、党组织活动较早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南等12个省市进行了调查。

经分析比较,除安徽省外,其余省市均没有1924年以前成立的农村党支部。安徽省寿县小甸集小学党支部是1923年冬成立,具体月份不详。我们台城支部是1923年8月份成立的,是初秋,明显比安徽早。”李建抓说。

为得到更翔实的资料,2009年7月至12月,李建抓先后奔赴北京、天津、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安徽、吉林等20多个省市查阅资料,其中三次上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地寻访当年从安平“北上”的革命者足迹。2009年冬天,李建抓在外边漂了近一个月,直到腊月二十四才回家,还冻伤了脸颊。

多年努力,李建抓搜集到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充实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史料。“我就想做点事情,以后还会继续做下去,让后人能够传承伟大的红色精神。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