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叫停“民办告别厅”是垄断权力下的“逆淘汰”

28.11.2014  11:36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针对去世后丧事要办三天两夜的习俗,今年3月,湖北安陆出现了第一家民办遗体告别厅,极大的满足了当地百姓需求,然而4个月后该告别厅却被民政部门叫停。(《大河报》11月27日)

    有道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向遗体告别这事儿,尽管看似没啥技术含量,也不该有啥门槛。但“摸着石头”办起的遗体告别厅,恐怕未曾想到自己却要先被“告别”。

    的确,既然营业之前申办的手续一直没有办下来,甚至连经营者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要满足哪些条件才算资质俱全,这家民办遗体告别厅,其实还没有获得官方的“准生证”,便早产临盆了。于是,手续尚且不全,申办也并未通过,当然并不具备合法的资质,尽管极大的满足了当地百姓的需求,但却并非其合法经营的依据, 被民政部门叫停,应该并不意外,更谈不上冤枉。

    民办遗体告别厅手续不全,资质不够,当然不必否认。不过,民办遗体告别厅究竟需要哪些手续,又该具备怎样的资质,恐怕更应首先厘清。否则的话,假如申办时语焉不详,不置可否。等到人家摸着石头把事儿办起来了,也获得民众的认可,却跳出来叫停,显然并不理直气壮。尤其是当民政部门本身恰恰也是丧葬类业务的经营者时,这种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定位,面对民间的行业竞争者,会持有怎样的态度,倒是不言而喻。

    尽管《停止营业通知书》中白纸黑字写明叫停原因是违反了国务院的《殡葬管理条例》和《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因而责令其停止违法经营。但究竟违反的哪一条,为何不写明,民政部门的“叫停”其实多少显得理屈。既然法规中并没有明令禁止民营机构进入该领域,民间遗体告别厅被“告别”,与其说是犯了“没买票就上车”的错,毋宁说是触动了既得利益惹的祸。

    且不说“法无禁止即可为”本是最基本的法治理念,在这一点上,殡葬行业当然不应当例外。即便是殡葬管理办法中确实有禁止民间机构进入的条款,恐怕更应当“告别”的绝非民间遗体告别厅,而恰恰是这些早已逾越自身边界的行政权力。某种程度上,当下殡葬行业之所以屡遭诟病,之所以呈现价高服务差的畸胎,甚至让民众深感“死不起”,很大程度上正缘于行政权力对殡葬行业的垄断。民间资本无缘进入,独此一家的“中殡葬”们,日子当然过得比“中石油”们还舒坦,利润率 连“中移动”都望其项背,长期霸占的殡仪蛋糕,又岂容别人轻易染指。

    相形之下,美国的殡仪馆则都是私营的,甚至大多由家庭经营,并无任何进入门槛与行政管制,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殡仪馆就不正规。相反,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民间殡葬企业要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环境,从而极大的推动了美国殡葬业的发展。

    一言以蔽之,民办遗体告别厅被叫停,不过是行政垄断权力下的“逆向淘汰”罢了,而殡葬业最该“告别”的显然不是民间资本,而恰恰是行政权力及其滋生的垄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