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坚持,梦想总有开花那一天

19.02.2016  13:01

迫于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提前进入就业准备状态。图为春节刚过,很多大学生就开始奔波于各场招聘会。

招聘会现场,求职者主动出击,展示自我。

只要坚持,梦想总有开花那一天

放下身段”到基层积累经验

王聪是一名开朗、活泼的女孩,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就应聘到了老家行唐县的一家银行,担任客户经理。“大学毕业后,我得知行唐县一家银行的招聘信息后,马上赶去应聘,并如愿成为了其中的一员。”王聪说,她之所以选择行唐县的这家银行,一是因为离家近,父母、亲戚、朋友都在这里,人脉关系在这里,感觉非常熟悉、踏实。“此外,还有更主要的一点是基层的工作会给我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大学学的是财政金融专业,到银行工作还算比较对口,我可以把学校学的很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理论知识加上实践经验,我相信我会越干越好。”王聪说,她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奋斗目标,她相信,只要自己踏实、肯干,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放下身段”,“大材小用”曾经是不少大学生对于去基层工作的形容词,提到去基层,以前更多人是选择“避而远之”。而在近两年,这种情况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不再像以前那样是‘香饽饽’,考上了大学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你的前程有了保障。”王成是河北科技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在他看来,现在“眼高手低”的大学生正在逐步减少,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也不断地提醒学生们,要矫正浮躁的心态,避免理想主义,要从低处做起,采取分步进程实现自己的理想。

目前,王成正在一家外资企业实习,实习期满后,他和公司会进行双向选择。“我实习的这段时间,收获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更加了解公司为什么不会让大学毕业生一上来就进入管理层。缺乏实战经验是我们要面对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从基层工作一点点积累开始,要放平心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梦想就一定能实现。”王成说。

骑驴找马”等待更好时机

其实我找到这个工作算是很幸运了,离家近,专业也比较对口。”王聪说,她的不少同学找的工作跟专业一点也不对口,专业对口的招聘人数不多,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其它工作了。“‘先就业再择业’这个说法确实有好几年了,但之前都是专家或就业指导老师的意见,很多学生不愿意这样去做,心里不接受这样的建议。现在,‘先就业再择业’已经成为了不少大学毕业生的自主选择了。”

首要目标是实现就业,然后再择业。”河北科技大学药物制剂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贾领玉说,这是她和很多同学的一致想法,毕业了,得先找到一份工作干着,不能啃老呀!现在,她做了两手准备,一边在等着考研成绩,一边也在找工作。“我已经去市里的一家公司面试过了,公司对我也比较满意,通知我去上班呢。这几天,考研成绩陆陆续续就出来了,如果没有考上,我就准备去上班,到实践中学习。

从大学校门走向社会,我们仍然处于职业探索阶段,没有一个明确的就业定位,因而很有必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就业锻炼、积累经验才能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就业定位。在有了一定物质保障和较为宽广的社会资本和资源后,我们才能较为顺利地进行职业、岗位的选择。”贾领玉说,今年,很多同学在求职的时候更加务实,观望的少了,找个工作先干着,“骑驴找马”的就业模式已被很多人接受。

上门推销”主动“”工作

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毕业,面对就业压力,我们需要主动出击,很多机会都是自己‘闯’出来的,大学生不能只等着单位来学校或者去招聘会上招聘,可以试着‘上门推销’。”贾领玉说,去年,不少学哥、学姐就是通过自我推销的方式找到工作的。

应届毕业生王成对贾领玉说的这种“主动出击”的求职做法非常赞同。“为方便学生找工作,学校每年都会联系一些公司到学校来招聘,但因为各种原因,今年,前来招聘的公司非常少。这种情况下,就得靠我们自己走出去,到一些单位推销自己,为自己争取机会。”王成说。

寒假还没有结束,应届毕业生李婷和同学们就忙活起来了,他们忙着看招聘信息、投简历。“春节前投了几份简历,一直还没回音,我一边等消息,一边看着别的招聘信息。如果看到中意的,我会努力把握。”李婷说。

其实,现在工作机会还是很多的,应该敢‘追’工作。投简历、面试、试用……这些过程都需要坚持与等待。对自己看中的单位,更不要轻易放弃,一定努力去争取!”李婷说。

做“创客”用激情追逐梦想

大学生就业难在不经意间击碎了不少大学生的青春激扬,但是上帝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却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当无路可走的时候,别忘了我们还有双脚,当无业可就的时候别忘了我们还能创业!”河北科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马伟准备大学毕业后,正式开启自己的创业路。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高校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非常重视,政府对高校学生自主创业也给予了很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助,不少大学生趁机加入到了创业队伍。“‘创业’虽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但我们所经历的却是一个崭新的创业时代,这个时代是属于年轻人的,属于梦想的,属于坚定执著而又激情澎湃的,我不想错过这个创业的好时机。”马伟说,年前,他也曾到几家公司面试,但感觉不太理想。之后,他就开始琢磨自己创业,他想利用自家搞蔬菜种植的优势,在石家庄开一家蔬菜直销店。

我准备在大型社区开蔬菜直营店,将我家地里的蔬菜、水果直接拉到社区来卖,这种方式可以免去批发的环节,价钱至少能下降10%到20%,社区居民能买到更多新鲜、实惠的蔬菜、水果,如果经营得好,一定会受欢迎的。”马伟说,创业方案已经基本定下来了,他现在正在寻找合适的社区。

我想开一家坚果店,目前已经考察两家了,感觉很不错。”陈洋洋是河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在他看来,毕业后,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就不会纠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虽然辛苦但却很踏实,按部就班地实现自己的创业计划,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蓄能量和认识自我的过程。

陈洋洋说,他的创业项目和小店的位置基本定下来了,下一步就该考虑资金问题了。开学后,他准备向学校的老师咨询一下,看能不能办点贷款。资金问题如果顺利解决了,毕业时,他的小店就能开张了。

田旭是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一名毕业生,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应聘到北京的一家公司工作。“那里的工作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工作很辛苦却剩不下多少钱。后来,与一位校友商议后,我决定回石家庄创业。”田旭说,他们学校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在那里,大学生创业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还有创业指导老师的指导,创业的道路会走得更顺畅。

与合伙人商议、考察后,我们决定利用自己大学所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做校园营销,为学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活动平台。”田旭说,目前,他们有两个项目做得不错,得到了学生和赞助单位的认可。“年轻人,有梦想就去追,不要把梦想藏在角落里,多拿出来‘晒晒太阳’,用汗水勤灌溉,把努力当肥料,只要坚持,梦想总有开花那一天。

选择“慢就业”让自己“沉淀”一下

何奇是2015年毕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半年来,他一边看着有没有合适的工作,一边四处游玩。“上学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机会出去旅游,我想趁着上班前的这段时间,好好出去玩玩。”何奇说,他毕业的学校不是名牌大学,找工作也不太占优势,他想让自己再沉淀一下,等调整好状态再出去找工作。

据了解,近两年,类似何奇这样选择“慢就业”的大学生也在增多,他们大学毕业后,既不选择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等,慢慢思考人生的道路。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吴海霞老师说,90后的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尤其是经济环境相对优越,在毕业后,他们没有生存之忧,从经济基础上来讲,他们滞后一两年再上班也没什么问题,不需要迫切挣钱养家。“慢就业”也有一定的益处,比如可以让毕业生冷静地选择自己想要的,有更多的时间考虑自己的就业方向。但“慢就业”不能死等,切记好的机会一定是垂青那些已经准备好的人。

2016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于2月19日在石家庄学院南校区拉开帷幕。年后,大学生又开始忙着找工作了。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他们的就业问题一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理性对待梦想与现实,放平心态寻找工作;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走创业之路;不在就业过程中死等傻等,而是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大学毕业生,倾听他们的职业规划和求职历程,感受他们求职过程中的新思想。

本报记者 祁鹏娜/文 张晓峰/图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