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只大鸨齐聚黄骅麦田快乐越冬 全国仅有千只

13.02.2015  11:40

  河北新闻网沧州电(燕赵都市报记者韩泽祥)近日,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的学生在黄骅市滕庄子乡的麦田里发现了一大群鸟儿,经过仔细清点,鸟群最多时竟多达96只。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孟德荣通过望远镜确认,这些鸟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大鸨。

  “学生们已经在此观察了多日,2月7日是观察得最为清晰的一天。”孟德荣说,据他多年观察记录,成群的大鸨选择在滕庄子麦田越冬至今已持续了五年,但一次发现这么多只大鸨却并不多见。“看起来,它们在麦田中的生活非常快乐,有的散步、有的休憩、有的理羽、有的觅食。”学生小孔一边介绍一边递给记者一张《大鸨越冬期行为观察记录表》。

  记者在观察记录表上看到,记录时间从2月7日的16时15分开始,一直持续到18时10分,期间共分20个时间段。记录表显示,在当天17时整,学生们发现麦田里大鸨的数量达极值,多达96只,其中37只觅食、32只站立、10只警戒、3只游走、2只趴卧、2只理羽。

  据孟德荣介绍,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全球仅有4000只左右,在我国分布约1000只,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大鸨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晴雨表,沧州沿海地区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是吸引大鸨到这里越冬的关键性因素。“黄骅滕庄子乡大片的麦田、其间清澈的河流以及秋季农田中遗留的大豆、玉米等粮食,为大鸨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孟德荣认为,这样的环境是大鸨理想的越冬场所。近几年来,在沧州市的黄骅、海兴等地的麦田,已多次发现百余只的大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