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真好】中国古簪精品展:从古簪中感受历史之美

03.10.2015  21:01

最近一段时间,年轻人当中很流行“头上长草”的装扮,把一根草或一朵花随着卡子戴在头上,既好玩又好看。可是您知道吗?其实这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女性就开始逐磨怎样的发饰能让人看起来更美了,这种发饰就是簪子。

来到省图书馆一楼的古簪展览区,收藏者林伟民正在向市民们讲解着每一件古簪的历史。新石器时代的兽骨骨簪,战国时期的铜鎏金凤头簪。秦汉时期的凤簪,唐朝的步摇簪,宋代的银葫芦簪,展出的642件骨簪千姿百态,每一件都述说着历史之美。

林伟民告诉记者,在古代,皇亲国戚中的女性常常用龙的造型体现尊贵,而普通百姓也有自己赋予在簪子中的期盼。

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惟妙惟肖的纹饰图案,这些已经饱经历史风霜的古代发簪,除了体现不同身份不同年代的美丽,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除了纯金簪子,此次展览簪子的材质涵盖银,鎏金,包金,牛角,珊瑚等,图案更是集福禄寿喜,龙马鱼等各种吉祥象征。所展古簪年代起于新石器时代,止于民国,跨越长达五千年,成为中华文明五千年里始终不曾缺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据了解,此次展览将延续至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