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与复壮措施

02.12.2014  23:55

摘要:介绍了江苏省邳州地区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从保持生态环境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补洞、治伤,防治自然灾害等方面展开,并阐述了古树名木的复壮及枯树处理,以期为邳州市古树名木的养护与复壮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树名木;  养护管理;  复壮


 

1  古树名木

    古树,泛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1]。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的树木。古树名木往往一身二任,当然也有名木不古或古树未名的,都应加以保护和研究[2]。

2  对古树名木进行的详细调查

      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开展了针对境内现存古树名木的状况、历史传说,管护等情况专项调研活动,经查,全市共有古树1 421  株,其中散生树882  株,古树群9  处,共1 339  株,有1  级古树13  株、2  级古树41株、3  级古树1 367  株。有古银杏树1 393  株、古槐树7  株,其他古树21  株。同时搜集有关历史传说18  篇,该项工作由市多管局、市绿委组织领导负责实施,专门成立了古树名木调研工作及复查工作小组,负责古树名木进行了现场调查,复核认证,树龄、树种鉴定和分级,拍照建档,按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逐项现场实测确认,填写《古树名木每株调查表》《古木群调查表》等具体工作。

3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古树名木比一般树木观赏价值高,寿命长,但树体长势衰弱,根生长力减退,死枝树木增多,伤口愈合速度减慢。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影响,甚至死亡。因此,对它的管理工作要比较细致,为它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邳州市于1999  年10  月24  日发布施行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3.1  保持生态环境1)  针对古树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古树生长特点,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实现科学管理和养护。2)  使古树生长的各项环境指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3)  必须处理好古树与周围其他植物之间的关系:  在松柏类古树周围可适量保留壳斗科树种,如栎、槲等,以避免对其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坡林地环境的古树应有下木和地被植物伴生的自然生态环境,应对坡坎进行加固、防止水土流失,平地古树林地应适时适地栽种豆科地被植物,浇水应1  次浇透浇足,暂不使用再生水浇灌古树;古松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严禁种植核桃树、接骨木、榆树,以避免对其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除对古树生长有利的部门植物可适量保留外,  必须对古树周围生长的阔叶树、速生树和杂灌草进行控制。4)  应保持古树及周围环境的清洁。

3.2  保持土壤的通透性1)  在树冠垂直投影外沿3m  范围内,禁止动土或铺砌不透材料,各种施工范围内的古树必须在其保护范围边缘事先采取保护措施。2)  在古树根系分布范围内,  严禁设置临时厨房或厕所等有污染气体、液体的设施和排放污水的渗沟,严禁在树下堆放污染古树根系,土壤的物品,如石灰、撒过盐的积雪,人粪尿、垃圾、废料或倒污水等。

3.3  加强肥水管理1)  根据树木的需要,及时进行施肥,施肥时期应扣紧树木的物候期,并依肥料的种类而具体确定,并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2)  当土壤质地恶化,不利树木生长时,可进行换土,将树冠投影圈内的土壤分批用好土更换,  换土时不能伤根太多。3)  在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过高处,  要注意排水,当土壤干旱时,应及时补水。也可根据需要对树木进行喷水,满足树体对水分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清洗树体。

3.4  防治病虫害古树因树势衰弱,抗逆境能力差,常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如绣病、双条杉天牛、白蚁、红蜘蛛、蚜虫等害虫,要及时组织防治。

3.5  补洞、治伤衰老的古树加上人为的损伤,病菌的侵袭,使木质部腐烂蛀空,造成大小不等的树洞,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极大,  除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树洞外,一般应及时填补,先刮去腐烂的木质,用硫酸铜或硫磺粉消毒,然后再空洞内壁涂水柏油防腐剂,为恢复和提高观赏价值,  表明用1.0∶2.0  的水泥黄沙加色粉面,按树木皮色皮纹装饰,较大树洞则需要用钢筋水泥或填砌砖块填补树洞并加固,再涂以油灰和粉饰[1]。

3.6  防治自然灾害古树一般树身高大,  雷雨时易遭雷击,因此,在较高大的古树上,要安装避雷针,以免雷电击伤树木,树干空朽,树冠生长不均衡,由偏重现象的树木,易被风倒或风折,应在树干一定部位支撑三角架加以保护,要定期检查树木生长情况,及时截去枯枝,保持树冠的完整。

4  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4.1  埋条法分放射沟埋条和长沟埋条。放射沟埋条方法是以古树为圆心,在树冠投影外侧挖放射状沟4~12  条,  每条沟长约120 cm,  宽40~70 cm,  深80cm。沟内先垫放10 cm  厚的松土,再把剪好的苹果、海棠、紫穗槐等树枝敷成捆,平铺1  层,每捆直径约20 cm,  上撒少量松土,  同时施入粉碎的麻酱渣和尿素,每沟施麻酱渣1 kg,尿素130 g,为了补充磷肥可放少量脱脂骨粉,  覆土10 cm  后放第2  层树枝捆,最后覆土踏平[2]。如果株距大,也可以采用长沟埋条,够宽70~80 cm,深80 cm,长约200 cm,然后分层埋树条施肥,覆盖踏平。

4.2  地面铺梯形砖和草皮下层做法与上述措施相同,在地面上铺置上大下小的特制梯形砖,砖与砖之间不勾缝,留有通气道,下面用石灰砂浆砌,砂浆用石灰、沙子、锯末配制比列1.0∶1.0∶0.5,可以在埋树条的上面种上花草,并围栏禁止游人践踏,或铺上带孔的或有空花纹的水泥砖或铺铁筛盖。

4.3  做渗井依埋条法挖深120~140 cm,直径110~120 cm  的渗井,井底壁掏3~4  个小洞,内填树枝、腐叶土、微量元素等。井壁用砖砌成坛子形,不用水泥砌实,周围埋树条、施肥、井口盖盖。其作用主要是透水存水,将新根引过来,改善根系的生长条件。

4.4  埋透气管在树冠半径4/5  以外挖放射沟沟,一般宽80 cm,深80 cm,长度视条件而定。挖沟时保留直径1 cm  以上的根,1 cm  以下的可断根,  在沟中适当位置安放透气管,每株树2~4  根,管径10 cm,管壁有孔,管外缠棕,外填酱渣,马掌、腐叶土、微量元素和树枝的混合物。

5  枯树的处理

      已经枯死而根深倒伏的古树桩,如银杏、桧柏等,可适当整形修饰后以观姿态,或在旁植藤,使之缠绕或吸附其上,组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桩景,以丰富景观。总之,对古树的养护管理及更新复壮技术,因各个体情况不同而异,没有固定的经验可照搬,虽然有许多取得可喜成绩的古树移植个例,  但因移植时间不长,  新移植古树对改变后的立地条件适应能力如何,今后长势怎样,都无法最后下结论,还需继续观察记载、研究与总结。

参考文献

[1]  龙雅宜.  园林植物栽培手册.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485

[2]  田如男,  等.  园林树木栽培学.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