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多年未发生本地疟疾疫情需谨防境外输入

28.04.2018  06:13

  今天(4月26日)是第11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从河北省疾控中心获悉,近年来,河北省未发生本地疟疾疫情,但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主要和与境外疟疾高流行区交往密切相关。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或经输血感染。目前,我国疟疾已得到很好控制,发现的病例几乎全部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但是,全球仍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每年约有2亿疟疾病例发生,数十万人死于疟疾感染。据了解,河北省不断加大疟疾防治经费投入,疟疾防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了输入性疟疾患者诊治体系。在诊治方面,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接诊了河北省大部分疟疾病例,具有较强的疟疾诊治能力和重症疟疾病人临床救治能力。

  当前,随着与非洲、东南亚等境外疟疾流行地区交往增多,疟疾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省疾控中心提醒公众,到境外高疟区一定要警惕疟疾的发生,归国人员一旦出现发热、身体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临床明确和治疗。同时,接诊医生应保持较强的疟疾防治意识,主动询问发热病人是否具有境外高疟区流行病学史,对输入性疟疾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河北新闻网4月26日讯 记者张淑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4月24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时 间: 2018年4月24日   地 点卫生厅
我国去年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4月26日是第11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4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司局负责人毛群安介绍,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广大疾控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国疟疾发病数持续下降。上世纪5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病人数最高时可达3000万人以上。到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全年无本地疟疾感染病例报告,全国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2672例、输血感染病例3例。同时,有99.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