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燕赵沃土 发出时代强音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成立65周年致听众

01.09.2014  10:41

今天,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成立65周年的日子。

65年前,一道电波从保定光园发出,一个声音响彻燕赵长空。1949年9月1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宣告诞生,从此开始了她与新中国同步,与河北人民同行的光辉历程。

65年后,已拥有9个频道和河北广播网、河北广播电视报,正向全媒体机构迈进的河北电台以全新形象,用独具魅力的河北好声音,记录着燕赵儿女推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伟大实践,见证着河北大地繁荣发展的无限荣光。

65年来,河北电台始终站在全省舆论阵地的前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65年来,河北电台始终挺立时代潮头,记录改革、发展历程。从沙石峪到前南峪,从邢燕子、吕玉兰到马胜利、张兴让再到吕振华,从邯钢经验、太行山道路到中捷模式再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电台每一次对典型的挖掘报道,都激发、凝聚起燕赵儿女为发展奋斗、为梦想拼搏的巨大热情和力量。

65年来,河北电台几代广播人始终植根燕赵沃土,把话筒对准群众,将足迹留在全省每一个角落。从深情讴歌河北抗洪精神、唐山抗震精神,到不断发掘报道李家庚、林秀贞、高淑珍、王胜等一系列道德楷模、时代先锋的动人事迹;从打造百集系列微广播《善行河北》,到广泛寻找社会各阶层的“追梦人”……河北电台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核心价值观,为河北人民美好愿景的实现,提供人文支撑和精神力量。

65年风雷激荡,65年砥砺奋进。河北电台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谱写着河北广播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单一的新闻综合频道,到拥有新闻、经济、交通、私家车、音乐、生活、农民、旅游文化、科教九个专业频道;从每天十几小时的播音,到几百档节目异彩纷呈;从辐射河北一隅,到覆盖全省及京津等周边省市;从线上品牌节目,到线下多类型活动搅动全省。最初的那一株小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追根溯源,河北电台发展的信心,来自于党和政府的支持;壮大的勇气,来自于每位听众的关爱。

从保定光园出发,穿越整整65个年头,河北电台走到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舆论环境深刻变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希望在前,不忘初心:继续强化“姓党为民”办台理念,打造“有益、好听、有用”的“河北好声音”。从今天起,旗下多个频道节目同时优化改版,重点是推进新闻创新,尝试轮盘式播出,进一步提升新闻的速度、深度、温度、锐度;秉持“板块化+碎片化”现代广播传播理念,实施节目改造升级,推出《新闻追着报》、《玩转京津冀》、《智慧之星传奇》等一批新节目。改版之后,各频道定位更清晰,编排更科学,新闻更丰富,服务更贴心,音乐更动听,娱乐更多样,进一步满足广大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面对新的舆论格局,我们创新固本,变革培元:依托广播资源优势,“即通”手机客户端、全国第一家广播媒体腾讯微博发布厅正式上线;改造升级河北广播网,将其打造为河北移动生活门户网站;立足长远,启动“车联网”项目研发,为广播发展托起新的希望。

面向未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广播队伍,我们弦歌不断,薪火相传:更多的年轻广播人接过老一代广播人的接力棒,走进基层,深入群众,获取向上生长的力量;坚持受众本位,循着呼声做节目、贴着地皮办广播,让燕赵之声、声声入耳。

察古而知今,视往而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电台将充分发挥广播上承权威声音,下接民生地气的独特禀赋,以大白话讲清大道理,以正气歌聚集正能量,以新办法用好新阵地,以好队伍打造好新闻,植根燕赵沃土,发出时代强音,为推动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