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年:金色大厅何以难见音乐之“金”

11.07.2014  17:27

    自付场租,对外赠票,组织观众,以文化交流之名的出国镀金演出,紧急叫停。文化部近日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坚决杜绝政府资助项目赴国外镀金。(央视7月11日)

    奥地利的维也纳是国人心目中的音乐圣殿,能在那里“溜一溜”当然不错,但前提是你得有“金刚钻”。如果您明摆着是街头“瘪三”,却愣充“老大”,要么被人涮了还沾沾自喜,要么是人傻钱多,不自量力,到头来贻笑大方。

    金色大厅里传出的应该天籁之音,不到十天一场的中国人演出,却让这里变成了卡啦OK厅,这既是莫大的讽刺,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亵渎。如此走马灯似的登台亮相,不但让世人生厌,还浪费国帑。结果只能是浪费国家的钱财,鼓了外国人的腰包。

    金色大厅演出向世人传递出的是国粹,是我国音乐艺术的瑰宝,如今连老大妈合唱团,二三线城市的专业团体也要粉墨登场,究竟要向世界展现怎样的艺术?不是说大妈合唱团就不能登大雅之堂,关键是是否具备世界一流的演唱水平。如果在国内演出时都听众了了,却愣要跑在金色大厅一展歌喉,这就难怪会出现“自付场租,对外赠票,组织观众”式的尴尬。

    金色大厅难见国内音乐之“”,背后折射是急功近利思想和音乐团体管理之乱象,去一趟金色大厅就可以名利双收,这样的现实诱惑面前势力之徒就会趋之若鹜。所以,制止国内音乐团体动辄去金色大厅的冲动,一方面要为维也纳金色大厅去魅,另一方面让乱花钱者自掏腰包,同时还要追究审核者把关不严的责任。如此才能还金色大厅以本来面目。

    国内音乐团体扎堆去金色大厅演出是金色大厅的不幸,也是其不能承受之重,这里除了遵守文化部的禁令之外,更要演出团体洁身自好和各级文化部门严守禁令。如此,金色大厅才会传出中国音乐的天籁之音,也让世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