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记者参观晋察冀边区纪念馆 重温革命历史

21.05.2015  12:37


网媒记者们在纪念馆内重温入党誓词。



旧址共2000平方米,包括三排二十一间土坯房。

  中新网5月19日电 (查云帆)19日下午,全国网络媒体保定红色行采访团来到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媒体编辑和记者们在讲解员的指引下,观看了晋察冀边区的历史资料,还参观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军区司令部旧址。

  北靠苍山主峰、南临胭脂河,在群山环绕之下,晋察冀革命纪念馆和军区司令部旧址坐落在河北省保定阜平县城南庄,这里环境优美又不失庄重肃穆。

  今天的革命纪念馆完整地保存了许多抗战时期的珍贵资料。一张张图片展示了日军侵华时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一件件文物诉说着晋察冀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创下的光辉业绩。而曾经的军区司令部依然保持了原貌,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同志居住过的土坯房为人们所瞻仰。

  一张板床、几把木椅、纸糊的窗户和一个暖水瓶,毛泽东曾居住过的办公室里摆设简陋。尽管条件艰苦,但毛泽东在此留下了重要的手稿,亲自起草了《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等文件。与之相毗邻的是周恩来、任弼时、聂荣臻等中央领导和随行人员的住所、电话室、会议室等。

  据介绍,整个旧址共2000平方米,包括三排二十一间土坯房。这里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河北唯一完整保留的机关旧址以及毛主席进京之前唯一完整保留的居住旧址。后山脚下还有一条长约128米的防空洞。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同志曾亲笔授予“模范抗日根据地”称号。在抗战8年中,根据地军民和日伪军作战3.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三35万余人,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地军民击退了国民党的多次进攻,不断扩大和发展了解放区。

  1948年4月,随着战局的发展和晋察冀解放区的巩固,毛泽东来到城南庄,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到达晋察冀机关解放区。短短40余天的时间里,毛泽东等在阜平居住、办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指明了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