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不出县 首诊在基层——馆陶县公立医院改革惠及万千百姓

16.11.2015  12:52

        近年来,馆陶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做到领导重视,完善制度,力推改革举措,强化克难攻坚精准落实,全县医改工作以优异显著,赢来全县百姓的张张笑脸。

一是政府担纲,高度重视。馆陶县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的馆陶县县级公立医院医改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馆陶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馆陶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配套文件》(27个)等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

二是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我县率先尝试建立了公立医院理事会,建立了医院法人管理机制,同时成立了县级公立医院监事会,对理事会决策的执行情况、医院运行情况行使监督职能。在医院运行机制管理方面,建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发展规划、章程制定、重大项目实施,落实理事会的各项决策事项,推行院务公开,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推进民主管理。

        三是抓住关键,深化改革。该县狠抓改革“以药补医”机制落实,首先是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让利于民。该县公立医院依据《2013年河北省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方案》,于2013年7月1日零时,准时执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其次是药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情况。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对县医院、中医院两家医院药品和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馆陶县人民医院下调价格药品900余种,县中医医院下调价格药品630余种。同时大型医疗设备收费价格降低10%。按照6:3:1的比例,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达到60%,财政补贴30%,医院自行消化10%。

        四是以人为本,练好内功。该县在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方面,先是创新编制和岗位管理。为真正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按照“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原则,签定聘用合同,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招聘经县政府批准后,实行人事代理。再就是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我县制定完善《馆陶县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将人员分类考核,将县级公立医院一定比例的经营性收入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实行院科两级核算分配,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数量、质量、成本控制、病人满意度等考核结果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再就是控制医药费用增长,惠及于民。明确控制费用目标。合理确定县级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医药费用管理目标,并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范围。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开展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50余种疾病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限费标准,推进按病种、按人头付费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倾斜,引导群众合理就医,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形成。

        五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扩大优质护理服务病区,优质护理服务达到60%以上;推行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不断加强与北京301医院、河北省二院、河北省中医医院、市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家、省、市知名的三甲医院的纵向联系。积极寻求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首诊在基层”的服务目标。积极落实对中医药的投入倾斜政策,不断探索建立有利于中医特色优势发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馆陶县卫计局      孙长林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