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平山县:“农民法律夜校”办进贫困农户庭院

13.07.2017  07:31

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河北网石家庄7月12日讯(李巨涛 记者 刘俐验)“土地承包法中的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7月6日晚7时,在平山县贫困村上三汲乡蒲北村村委会大院里,村民们正围坐在一位法官身边,聚精会神地听课。这是平山县法院“农民夜校”法制班课堂上的情景,授课老师是法院民事庭的普法志愿者。

  今年以来,平山县将对贫困村农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法律救助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县聚焦贫困村与贫困户,结合农村扶贫攻坚工作中的产业发展、土地承包流转等实际,实行“帮扶脱贫”和“法律扶贫”相结合,组织公检法司系统普法志愿者送法到贫困村,开展法律宣讲和法律服务,开办“农民法律讲堂”、“法律夜校”、“流动课堂”等,为贫困农民送去便捷实用的“法律快餐”、“法律帮扶”,把法制课堂办进了村委大院、农家庭院和田间地头,把法律法规宣传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同时,畅通涉贫案件立案“绿色通道”,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追索赡养费、抚养费等涉诉案件特困当事人,实施司法救助,可以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不断改进办案方式方法,精准解决涉贫案件执行难题,为贫困农民谋出路、做产业、寻发展提供法律帮扶。

  “用群众身边案例和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例,为农民送去法律快餐,讲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婚姻法、继承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群众非常欢迎。”平山县法院民事二庭副庭长齐金虎说。

  “通过法官们送法普法,我这个老头子也听懂了继承、遗嘱是怎么回事,知道了什么是集体土地,什么是承包土地,学点法律不吃亏!”听完“法律夜校”的讲课后,蒲北村70多岁的袁习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