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了“粮袋子”鼓了“钱袋子”——河北省昌黎县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掠影

23.06.2014  13:30
  时值盛夏,河北省昌黎县龙家店镇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内,满目葱郁,一派盎然生机。   
  “农业综合开发可真是造福农民的好项目啊,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产量高了,收入也多了,真可谓保了‘粮袋子’,鼓了‘钱袋子’。”龙家店镇绕湾西村农民裴志斌对农业综合开发给农民带来的好处赞不绝口。   
  如今在昌黎县,和裴志斌一样受益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的农民越来越多。近年来,昌黎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千方百计争取各级资金,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农业生产“强筋壮骨”。   
  沙土地变身高产田   
  昌黎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中低产田占全县耕地的一半左右,受土壤瘠薄、干旱缺水、漏水漏肥等因素影响,土地生产能力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该县充分利用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加大了对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的原则,对项目区相对完整的耕地进行连片规划、整体建设和统一施工。   
  走进2013年龙家店镇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只见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昔日的中低产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昌黎县财政局副局长、农发办主任赵振贵告诉记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后,实现了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据测算,开发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213公斤,而且还节省水、肥和劳动力,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达1383.98元。   
  绕湾西村是昌黎县201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站在地头,只见田间的水泥路面平整宽阔,田里的出水龙头整齐排列,路旁的电线网络纵横交错。“我们这儿大多数是沙土地,以前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遇上年头儿好,雨水多,就能多打点粮食,遇上旱年头儿,庄稼几乎就绝收了。”绕湾西村党支部书记王树江向记者介绍说。   
  浇水,一度成为农民种田的一块“心病”。在绕湾西村68岁的农民艾秉仁的记忆里,“以前百八十亩地才平均拥有一口水井,大伙浇地只能连夜排队占井。遇上旱年头儿,连排几天队也占不上井,只有眼睁睁看着庄稼旱死,还白白搭进去了肥料成本。”   
  如今,艾秉仁再也不用担心干旱了,他所在的绕湾西村的所有耕地已经全部建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2013年,龙家店镇被列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390万元农发资金一次性投入,1万亩中低产田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妙手点拨”下,变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基础设施完善的高产稳产田。   
  绕湾西村农民王景山主动跟记者聊起了浇地的感受:“以前用柴油机浇地,浇一亩地光柴油就得20多块钱,还不算柴油机的损耗;现在浇一亩地只要四五块钱就够了,光浇水一项,每亩地一年大约就能省下150块钱左右。以前浇地最少得两个人,现在一个妇女就够了,男劳力从地里解脱出来到工厂打工,每年可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   
  “地不‘渴’,路更宽,旱能浇,涝能排,农业开发真是好处说不尽。”谈起农业综合开发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王景山有着说不完的话,“现在地啥时候旱了啥时候浇,射频卡往电表上一插,水就哗哗往外流,庄稼有了好收成,咱老百姓心里头可美着呢。”   
  说起射频卡,赵振贵告诉记者:“以往我们采用磁卡电表,磁卡电表比普通电表使用更安全更方便,但是不足之处在于磁卡电表在农田里容易被风沙损坏,而射频卡电表就弥补了磁卡的不足。”   
  赵振贵介绍说,2004年以来,昌黎县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先后在泥井镇、马坨店乡、龙家店镇等6个乡镇的46个行政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中低产田进行土地治理改造。2009年以来,又先后在马坨店乡和龙家店镇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31个行政村、2.6万余农户,总投资1.13亿元,其中财政投资9882万元。2004年以来,全县共改造农田15.25万亩,其中中低产田7.7万亩、高标准农田7.55万亩。   
  巧手“点拨”土生金   
  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过程中,昌黎县始终坚持土地治理与调整种植结构相结合,引导项目区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草莓、黄瓜、林果、葡萄以及甜玉米等高效经济作物,激发农业活力。目前,该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高效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并催生出10余个特色种植专业村以及3个农产品品牌,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在马坨店乡马坨店村,记者看到了这些变化。马坨店村地处昌黎县中部沙带,全村90%多的农田属于沙地和沙土地,长期以来,村民们多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大田作物为主,每亩年收益只有千元左右。2005年该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后,迅速成为全县有名的设施农业种植专业村,地膜土豆、大棚草莓、甜玉米等经济作物相继在该村“安家落户”,过去靠天收成的中低产田,如今变成了农民的“聚宝盆”。目前,全村3000余亩耕地已发展草莓大棚、土豆冷棚400余个,地膜土豆1500余亩,粮菜套种1000余亩。   
  记者一行在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兆云的引领下,来到了该村规划的位于村北的设施大棚区,只见一排排大棚整齐地伫立在田野上。随便走进一座,主人何会海正在棚内采摘成熟的草莓。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干维修工,2005年村里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以后,当年他就改行建起了两座草莓大棚,年收入七八万元。“这多亏了农业综合开发,地里有水有电,路也修好了,我才有搞大棚的信心,这比以前种庄稼可是强多了。”何会海说。   
  “三分建,七分管”。刘兆云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水电设施的良好运行,我们村在县农发办的指导下专门成立了一个由电工、水管员组成的管理小组。同时,村里从水费中提取管理资金,设立单项账户专款专用,几年来维修管道、换水泵,维修各种管护工具所花的钱都来自这部分资金。由于管护的合理、及时,没有群众因为设施出毛病耽误浇地。去年我们村里又对这些设施进行了新的改造,对原来的边边旯旯浇地费劲的地方补充修改,消除了很多浇地的死角,群众都非常满意。”   
  据介绍,经过农业综合开发,马坨店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000余元,猛增到目前的1万多元。“现在我们村里人都在搞设施大棚,看着收入是翻着番的涨,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刘兆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