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热心村民被狗咬伤去世 全村乡亲捐款助其年迈父母

22.08.2014  12:18

    “想起全胜,我心里难过,这么个好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92岁的邵泽民老人说着说着眼圈红了。老人嘴里的全胜,名叫王景胜,今年48岁,是 黄骅 市官庄乡前九女河村人。由于家里条件不好,一直没有娶妻,自己独自一人照顾着瘫痪的父母。一个多月前,王景胜在地里干农活时不小心被狗咬伤,不幸感染了狂犬病。8月2日王景胜去世的那天早上,整个前九女河村的老老少少为他伤心落泪。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代晴 通讯员魏亚楠 报道

    朴实无私善行感动全村

    “王景胜生前为村里人做了这么多好事,自己却没享一天福,就这么走了。”村支书李连明说。

    王景胜生前负责全村的放水工作,放水关水每天来来回回都要跑几趟。平时赶着他的毛驴车给全村人送净化水,每桶只要3毛,直到去年才涨到了5毛。碰上村里的红白喜事需要用水,他赶着毛驴车一忙活就是两三天,却多一分钱也不要。

    “我们总是说大哥你多要点,傻不傻。”王景胜的二堂弟媳妇邓秀霞说,但谁说他也不管用。在前九女河村,不论谁家吃水的管线坏了,都会找王景胜。“给个信儿,立马就去了。”邵泽民说,“不只是对我这样,对全村人都这样。从来不要钱。

    村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王景胜负责安装净化水管线。那几天,王景胜已经开始发病了,好几天吃不下东西,一阵阵冷得发抖,一阵阵全身痒得拿碗刮,但他依然坚持在现场干活儿。“他这是为了让村里人快点喝水更好的净化水。”村委会副主任王景才说,“景胜说要是能再让他坚持一天,就能把管线安装完了。

    “全胜就是这么个人,每次都说‘娘,我这是为人民服务,不要钱我也高兴。’”王景胜的母亲金玉巧一边说着一边抹眼泪。

    死前长跪不起不放心父母

    走进王景胜的家里,三间简陋的小土房内,两位老人呆呆地坐在炕上。王景胜的父亲王海安今年84岁,患有老年痴呆,耳朵有些背;王景胜的母亲金玉巧今年70岁,患有脑栓塞,左半边身子不听使唤。“全胜的事,我至今也没告诉老伴。”金玉巧说,“现在他一宿宿不睡觉,到处要找全胜。”王海安老人听不见,在一旁呆呆地看着老伴,泪光在眼睛里闪烁。“我俩腿都不行了,站不住,只能扶着板凳慢慢挪两步,一直是全胜在照顾。”金玉巧说,“全胜走的前一天,突然一下子跪到了我俩面前,哭着说‘爹,娘,对不起。’

    那天王景胜长跪在父母面前,哭了很久。“我哥不放心两位老人,临走的时候嘴里还一直念着。”王景胜的大堂弟王景亮说,“那天晚上,我们兄弟几个围着他,在外面坐了一晚上,大哥说什么也不进屋,他说自己不能死在屋子里,免得两位老人出来进去总是想着他。

    第二天早上,王景胜去世的消息传来,金玉巧一个人扶着凳子挪到了院子里,哭得撕心裂肺,他们惟一的儿子没了。

     全村捐款回报真情奉献

    8月2日早上,前九女河村的村干部通过广播呼吁村民伸出援手,奉献爱心。“这是为了安慰王景胜瘫痪的父母,同时也感谢他生前为村里人做的贡献。”村支书李连明说。

    广播一出,不一会儿村民们就赶到了村支部,连七八十岁行动不便的老人也来了。许多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听说了这件事,也马上赶了回来。50元,100元,200元……一张张带着爱心的善款被放进了捐款箱,短短两个多小时,捐款箱内就募集到28200元。

    92岁的邵泽民老人拄着拐杖,从家里一步一步走到了村支部,将自己捡破烂存下的50元钱放进了捐款箱。老人的举动,让大家心里更加难过。“这么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王家不远处的一段柏油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特别难走。前些天,路面变平整了,还砌上了砖,后来一问才知道是景胜修的。”“大伯走了,水管什么的坏了没人给修了!”……村民们说着说着都落了泪。

    如今空荡荡的房子里只剩下两位老人,邻居亲戚们时不时地过来探望,做了什么吃的也会给金玉巧老两口端过来,“好好活着,想开点。”“有什么困难跟我们说。”“大嫂子,我给你们带了点鸡蛋过来。”“今儿做的面条,还热着,快尝尝。”……“谢谢大家了,给大家添麻烦了。”金玉巧说。

    现在两位老人由两个侄子照顾,王景亮说:“大哥不在了,我们两个会尽力去照顾大伯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