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史文化古城(镇)㉒:千年古风 魅力赵县

05.02.2016  09:47

   导语:斑驳的城墙铭刻着沧桑的印记,花木掩映中的古建筑承载着辉煌的过往……在河北,有这么多城镇,它们伫立在时间的彼岸,用最冷静的目光看着世事变迁。它们是见证者,也是诉说者。赵县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这部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是一首永远吟不尽的长诗,这首诗激情豪放又不乏婉约细腻。到这里来吧,来打开这扇美丽而又怀旧的窗子,聆听着远古的声音,你的灵魂将与赵州的灵魂融合在一起……

赵县赵州桥(图片来自网络)

  赵县古为赵国地,历史赵郡、赵州治所,“”之专名世代传承、沿用至今达1772年之久,赵县堪为千年古县,汉为平棘县,晋为赵国,北魏置赵郡,曾为赵州治,隋改为赵州。1913年改为赵县。赵县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1处。赵州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燕赵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赵县历史的记录与传承,“赵州”这个古老地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地名文化遗产。

   建制沿革

  春秋初属鲜虞国,后归晋国,称棘蒲(今县城)。战国初属中山国,后为赵国地。秦朝,今县境内有宋子(城邑),属巨鹿郡;棘蒲属恒山郡。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棘蒲侯国,七年改为平棘国;文帝六年(前174年)有平棘侯国,置平棘县,治今固城,属常山郡;高祖八年(前199年)于今县城东北又置宋子侯国,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侯国废改置宋子县,属巨鹿郡;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在今境西南设封斯侯国,并在今县东部置敬武县,属巨鹿郡。新莽时,宋子县更为宜子县,后废。东汉字时,废敬武县,平棘县属中山国,后隶于常山郡(国);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改赵国置赵郡。

  三国初,平棘县为魏国辖地;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封赵国(废赵郡)并辖平棘县。西晋时,平棘县徒治棘蒲,属赵国;今境曾一度又设宋子县;西晋末赵国复为赵郡。东晋十六国时,因战乱四起、疆域分割,赵郡几易其主,先后归属后赵、前秦、后燕,均辖平棘县。

  南北朝时,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设殷州,赵郡属之;此时赵郡治迁平棘(今县城),辖平棘、房子、元氏、高邑、栾五县。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殷州更名赵州,州治初在广阿(今隆尧县境)后迁平棘(今赵县县城),领赵郡、南赵郡、巨鹿郡。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赵州为赵郡,复置宋子县;开皇三年废栾州,平棘、宋子县改属赵州,赵州治平棘;大业三年赵州改赵郡,宋子县并入平棘县。唐代,武德初年(公元618年)赵郡又改赵州;武德五年(公元662年)赵州更名栾州;贞观初栾州复名赵州,仍治平棘,属河北道;天宝初年改赵州为赵郡,至唐乾元年间复为赵州。五代时(公元907——960年)兵戈四起、战火连连,国号频变,赵州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但治所一直在平棘。

  宋代,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升赵州为庆源军节度;宣和元年升为庆源府,仍治平棘,属河北西路。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庆源府归金;金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庆源府降为赵州;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赵州更名沃州,属河北西路。金正大二年(公元1225年)元将史天泽取沃州,并改名赵州,属河北真定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将平棘县入赵州,州治仍在今县城,属真定府。清初,赵州仍属真定府,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赵州升为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赵州改置赵县,属冀南道,后改属大名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赵县直隶于河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县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1958年赵县并入宁晋县,1961年析置赵县,1962年析赵县地置栾城县,属石家庄地区;1996年地、市合并,赵县属石家庄市。

  赵县的历史悠久,政区置废和名称更迭错综复杂,然“”之专名却历代传承、相对稳定、一直沿用。今县境,古为赵国地;公元212年(东汉建安十七年)废赵国置赵郡,“赵郡”之名沿用395年;公元551年殷州更名赵州,并治今县城,此为“赵州”之名初始,至1913年废赵州为赵县,“赵州”之名沿用长达1362年,且以州降县、以州名县。故“赵州”成为赵县的代名词或别称,顺理成章。

   古城印象

  赵县,是一座朴实亲切而又独具风姿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尘封已久的记忆之城,只要掸落岁月的尘埃,启开风雨剥蚀的城门,千年古风便会悠悠荡入心怀。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从唐诗宋词里我们能够想象出古赵州历史的悲壮与深远,感受到渗透在这方土地上那不绝如缕的文化魅力。古赵州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廉颇逐燕、李牧却秦、冯唐举贤、刘秀发迹、耿纯劝进、黄巾西征、玄奘西游、景诗挥师、乾隆南巡、慈禧回銮……朝代更迭,沧海桑田。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赵县境内留下了丰富珍贵的文物遗存。境内共有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6处。“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开一代桥风;永通桥上精美的浮雕生动逼真,有“大石桥看功劳,小石桥看花草”之说;陀罗尼经幢被誉为“华夏第一经幢”,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石刻经幢;创建于东汉末年的柏林禅寺,迄今已有1800岁了。

   璀璨文化

  赵县地域早在远古时期即有人类聚居,中华祖先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并留下了堪称国宝的赵州桥、陀罗尼经幢等文粹和众多的文化遗存;在有文字记载的2500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凝结形成了诸如“伏羲文化”、“龙文化”、“桥文化”、“佛教文化”等历史文化积淀,从而汇成赵县历史文化的绚丽篇章。

   远古文化

  属于史前传说的有伏羲文化和龙文化遗存。如双庙村的“人祖庙”供奉的伏羲和发娲,崇拜龙、虎图腾,是华夏文化的始祖;以范庄的“龙牌会”为载体,以史前传说人物颛顼、共工、勾龙为形象,以“勾龙化白蛾”传说故事为信仰,成为龙文化遗存。赵县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很多,如双庙古遗址、宋村商周遗址、王西章商周遗址、董村商代遗址、四德古遗址、北李家疃古遗址等,从其挖掘出土的众多文物证实,系商代到周代直至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成为赵县远古文化的佐证。晋国城邑棘蒲(今县城)是赵县境内见于史载最早的古城,距今约2500年。

   桥文化

  隋代是赵县桥文化的萌发时期,首属赵州桥(安济桥),还有永通桥、济美桥等。在漫长的1400年历史过程中,赵州“桥文化”从发祥、形成、传播、应用到历代弘扬,受到中外敬仰,衍化为举世闻名的赵州桥文化,成为燕赵传统文化的一枝独秀,是赵县地名文化的精粹。

   佛教文化

  赵县的佛教文化起源于东汉末年(公元220年)在平棘县建观音院(今柏林禅寺),近1800年来联焰传灯,光照史册。观音院是中国北方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它使佛教文化在赵县地域发端、传播并走向鼎盛。隋末唐初,赵州佛教宗派“成实宗”天下独盛,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在西行求经之前于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曾来赵州学习《成实论》。开成五年(840年),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经,途经赵州宿于开元寺,写成驰名中外的《入唐求法巡礼记》。赵州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是“从谂禅师”驻锡观音院的40年,他德传中外、誉满古今,成为“赵州禅”开山祖师,使赵县柏林禅寺成为举世闻名的“赵州祖庭”。今净慧法师主张佛教应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现实、致力于人心净化。他结合“赵州禅”提出了“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强调“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从而,使赵州佛教文化世代传承、发扬发光。

   墓葬文化

  赵县历史悠久,且历为州、郡、府治,故古代墓葬遗存较多,对研究历史和古代墓制文化提供了佐证,成为赵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县城东北各子村一带的汉墓群,为诸墓之重。古墓分布密集,地域广阔,封土高大,与汉代厚葬风俗相吻合。为汉代宋子侯国的宋子侯许瘛及其家庭的墓群。1955年曾出土汉代墓砖、陶俑、陶马、陶猪、陶狗、陶鸡、陶楼及陶壶、罐等30多件文物,对研究汉代文化及燕赵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古墓葬还有许家郭汉墓,为汉代武官及其家庭墓群;位于段村村东的后魏定州刺史李宪家庭墓;位于东封斯的唐墓;位于中冯村南的唐墓;位于北二环路附近的战国至汉代古墓。

   金石文化

  赵县境内的金石碑刻较多,除赵州佛教文化的重要建筑赵州陀罗尼经幢外,还有“大观圣作之碑”,于宋大观二年(1108年)镌刻,碑额为蔡京手笔,书写博士李时雍摹写宋徽宗“瘦金体”碑文,成为研究宋代治学和科举制度的重要史料。赵县石刻文物精品还有:赵州碑刻,包括隋、唐、明等所镌刻的关于赵州桥的序、铭、记等碑文;永通桥碑刻;柏林禅寺碑刻,现存有宋、金、元、明、清各代有关柏林禅寺修葺、禅师和帝王旨诏等碑刻,名人书法。内容丰富是研究佛教文化、寺庙建筑和历代书法艺术的宝贵佐证。

   历史名人

  古赵州钟灵毓秀,名人辈出,见于正史立传者三百有余,金榜题名六十名,其中状元及第六人。还有不少古代的文臣武将归葬在赵州故土,这些名人墓冢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海内外访古探幽的人们。

  李嘉佑,唐代诗人,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载(748)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

  李顺,十六国北魏藏书家。字德正。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南)人。博涉经史,颇有才策。神瑞中以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始光初(424年)拜后军将军,讨伐赫连昌,至统万,大破昌军,他出谋居多。帝赐给他珍宝杂物,固辞不取,唯收典籍数千卷而藏之。晚年官至给事中黄门侍郎,尚书。后因受贿,于太平真君三年(442),刑杀于城西、后追谥宣王,封高平王。

  李安世,北魏大臣。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安世以贵胄子弟出仕。11岁即为文成帝招为中书学生。献文帝时,迁主客令,奉诏接待齐使刘缵,应对自如,迁主客给事中。太和九年(485),感于豪强广占田土,百姓无立锥之地,贫富不均,上疏建议实行均田制,限制士族多占田产民户,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以增加政府收入,为孝文帝采纳。后出为相州刺史,封赵郡公。劝课农桑,选拔人才,为西门豹、史起等有功的地方官立庙,又设计铲除李波等地方豪强,为百姓所称道。

  李阳冰,唐朝文字学家、书法家。字少温,赵州(今河北赵县)人。乾元时为缙云令,官至将作监。为李白从叔。肃宗宝应元年(762年)作当涂令,李白自那时起依附于他至死。李白死后,他为之编诗集并写序。擅长篆书,得法于《峄山刻石》(秦李斯所书),然而书法变化开合,独创一格。人称“笔虎”,自谓“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后人多效法其篆书笔法。碑刻有《怡亭铭》、《般若台题名》及《颜家庙碑额》等。

(根据河北新闻网、长城网、网易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