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史文化古城(镇)⑮:千年古县 名邑馆陶

14.01.2016  14:16

   导语:斑驳的城墙铭刻着沧桑的印记,花木掩映中的古建筑承载着辉煌的过往……在河北,有这么多的古城镇,它们伫立在时间的彼岸,用最冷静的目光看着世事变迁。它们是见证者,也是诉说者。现在小编带你走进一个古代名邑馆陶,听一听这里遥远的故事吧!

馆陶公主湖暮景(图片来自网络)

  馆陶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冀鲁豫接壤区,依傍蜿蜒流淌的卫运河,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隔河相望;西与广平、曲周、邱县接壤,南靠大名县,北连临西县。先后荣获“中国黑陶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县、中国金融生态文明县等30余项国家级殊荣。馆陶是千年古县,赵王“在城(今冠县东古城)西北七里陶丘侧置馆,故名馆陶”,自西汉初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

   历史沿革

   【古为冀州地】

  馆陶县古为冀州地。春秋时为冠氏邑(即今山东省冠县东古城),后属赵国,秦属东郡。

   【始置馆陶】

  西汉平帝二年(公元2年)置馆陶县,属魏郡。三国魏、晋属阳平郡。后赵将阳平郡治迁入馆陶城。北魏、北齐、北周仍属阳平郡。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分阳平郡置屯州,馆陶县遂属之。隋开皇被子废阳平郡。

   【几经更属】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州,县城迁于北馆陶,改属魏州,次年魏州改属武阳郡,仍辖馆陶县。唐初属魏州。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置屯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废屯州,馆陶归故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魏州改为魏郡,仍辖馆陶县,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魏郡复为魏州,馆陶县仍属之;大历七年(公元772年)馆陶县曾改名永济,不久又复为馆陶县。宋建隆四年(公元962年)修永济渠于馆陶县分置永济县;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降永济县为镇并入馆陶县,属大名府。金代因之。元代属中书省东平路。至元二年(公元1266年)遥属濮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馆陶县改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废县,不久即复置,仍属东昌府;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更隶临清州。清属东昌府。

   【成立抗日政府】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治,馆陶县改属济西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济西道更名东临道,又属东临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属山东省聊城专区。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七七事变后,成立馆陶县抗日政府,属冀南区。

   【归属邯郸】

  建国后,1949年,属邯郸专区;1952年,划归山东省德州专区;1953年,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撤销馆陶县建制,并入冠县;1961年,恢复馆陶县,仍归山东省聊城专区领导;1965年,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1993年7月,归属邯郸市管辖。

   馆陶黑陶文化

  黑陶是45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古老的汉族制陶技艺,馆陶是龙山文化的重要部分。据史书记载,馆陶因此得名。馆陶处在黄河中下游,为黄河冲积平原,大量优质的粘土是制陶的天然原材料,为制陶业的兴盛奠了基础。

  馆陶位于“齐鲁燕赵”交界之地,是古代名邑,为陶山文化一部分。古代馆陶之名,始于陶山黑陶;现代馆陶出名,亦赖于黑陶。黑陶距今也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陶器中的极品,被誉为“土与火文明的诠释,力与美的结晶”。相传,古时候馆陶县有座大山叫陶山,陶山一带以盛产黑陶而闻名,据说馆陶的名字就源于陶山黑陶,古人所谓“陶山者,山如陶,陶如山也”即为明证。卫河沿岸有皇窑72座,据专家考证,北京紫禁城城墙的青砖即产于此地。但遗憾的是,陶山黑陶却在历史的岁月中销声匿迹了。

  黑陶文化的发现,标志着中国汉族制陶工艺达到空前发展,也向后人展示了制陶由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

   著名人物

   馆陶公主与馆陶王

  馆陶县有尧唐之遗风、儒家教育之余泽,先后有汉文帝刘恒、汉宣帝刘询、东汉光武帝刘秀和唐高祖李渊四个帝王的女儿被封为“馆陶公主”,有三国魏文帝、晋庄王和明鲁庄王三个帝王的儿子被封为“馆陶王”。

   贤士哲人

  馆陶县人杰地灵,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贤士哲人。如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医李修、盛唐名相魏徵、民族英雄范筑先;清代大诗人、著名书画家张问陶;当代著名诗人、作家雁翼、著名漆画家乔十光等。

  (根据河北新闻网、河北工人报、邯郸新闻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