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大厂县村民李瑞伶:用孝行诠释人间真爱

05.09.2015  12:09

大厂县大厂镇芦庄村有这样一个用爱经营家庭的女人,在公婆眼里她是一个好儿媳;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好妻子;在儿女眼里,她是一个好妈妈。结婚30年来,她无微不至照顾丈夫的奶奶和自己的公公、婆婆,用孝行诠释真爱,她就是好儿媳李瑞伶。

见到李瑞伶,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朴实、善良,不善言谈,说起这么多年照顾老人,她淡淡地说,这是应该做的,“咱也不会说,我老觉得侍候老人是做儿女天经地义的。说句心里话,自从真正进了这个门,我就真正使他们当了自己的亲爸亲妈。

1985年,22岁的李瑞伶嫁入芦庄村,婚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家庭和谐。可这个新媳妇却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心考验。先是细心照顾体弱多病的丈夫的奶奶,直到2003年老人去世。没几个月,公公因病患了小脑萎缩、脑血栓等病症,走路一瘸一拐;婆婆双腿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行走不十分方便。李瑞伶说,公公刚生病时,脾气不好,“当时觉得也是接受不了,说得了,那咋得了,他有毛病,他骂完了,我也不往心里去,就说得了,我老说他有毛病,该怎么侍候还是怎么侍候。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公公婆婆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李瑞伶总是天没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公婆手上,然后出门去地里干农活,晚上回来收拾屋子直到深夜才入睡。2011年1月,71岁的公公,又一次突发脑血栓,虽及时送医,但老人最终因连续发生血栓右半身全部坏死,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而且每个月都要吃上1500多元的药来缓解病情,当时李瑞伶全家的收入只有丈夫打工的2000元工资。2011年7月,婆婆又患了胰腺癌,给这个本就不宽欲的家庭再添困难,但是李瑞伶没有被吓倒,为了照顾好两位老人不受委屈,她每天起早贪黑,忙得团团转。

儿媳妇窦冬蕊:有时候我奶奶打完针会吐,我婆婆就是端着盆在跟前,然后(给她)擦嘴,拍背什么的,到最后的时候她因为自己上厕所起不来,然后我婆婆给抽起来,然后洗身子,擦身子,都是我婆婆亲自弄。”

邻居丁淑青:李瑞伶确实是就跟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公公婆婆,多天也是爸爸长妈妈短的,脾气相当相当的好。

嫁入芦庄村30年来,李瑞伶很少回娘家,有事回去也抓紧忙完就走,赶回家侍奉公婆,否则心理不踏实。直到2014年和2015年7月两位老人相继去世。

从丈夫的奶奶到公婆,一伺候就是30年,李瑞伶用她的孝道感染着子女。

儿媳妇窦冬蕊:中国人有一个传统就是孝敬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把老人孝敬好了,就感觉这个家庭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