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28.10.2014  10:41

国务院27日公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切实维护经济秩序和促进廉政建设。这是以国务院名义首次出台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文件。

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

给审计“加权”恰逢其时

加大审计力度,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这份《意见》的总体要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为反腐创造更有力手段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明确要求,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但不可否认,在不断加大加重惩治腐败的措施下,近年来,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

——中央纪委去年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有31人,今年前10个月又有32名副部级以上干部被组织调查;

——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审计署查出30个中央部门本级和其所属单位存在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费、楼堂馆所建设、“小金库”等方面的148个问题,涉及金额40294.35万元。

——2008年以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2580多名被审计领导干部和其他人员因涉嫌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出被审计领导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1000多亿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如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明确提出,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要查深查透查实,并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财政资金分配、重大投资决策和项目审批、重大物资采购和招标投标、贷款发放和证券交易、国有资产和股权转让、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审计发现问题的‘重灾区’,一个项目审批、一笔贷款发放、一宗国有资产转让、一块土地交易,背后都可能存在巨额利益输送,加强审计监督尤为必要。”湖南省审计厅厅长唐会忠说。

审计力求全覆盖

确保政令畅通无阻

意见》提出,要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这意味着将通过强调审计作用保障中央政府政策措施能够有效实施。

意见》不仅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进行审计,还明确提出要发现国家政策措施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发现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钱、审人、审政策全覆盖。

强化整改和问责

根治“屡审屡犯”顽症

每年“审计风暴”发现的问题,多是违规转移套取资金、非法用地、违规收费、违规招投标、私设“小金库”、“三公”超标等老问题。审计署特约审计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欧阳昌琼对此表示,有的问题年年审年年犯,有的单位知错认错不改错,“审计风暴”一过,问题“涛声依旧”。

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副巡视员、副研究员姜建静表示,审计监督难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些被审计对象依法接受审计意识欠缺,拒绝提供审计必需的资料,有的协查单位保密意识不足,甚至存在威胁恐吓审计人员的情况等。

意见》指出,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各级政府要将整改纳入督察督办事项。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

意见》强调,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推进审计职业化;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加大审计工作的保障力度,保证履行职责必须的力量和经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依法直接领导本级审计机关,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把审计结果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要维护审计的独立性,保障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