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卫星定位技术提升工程决算审计效率

27.03.2017  10:55
  近年来,宜春市审计局在开展竣工决算审计时发现存在工程施工现场面积不规则、竣工图纸不真实、实地测量较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局开创组合性新技术,采用卫星定位面积测量仪将工程实地获取的各个测量点的GPS卫星经纬度参数,通过AUTOCAD制图软件用直线或曲线连接起来,制作出工程面积图纸,准确计算出工程实际施工面积,测算工程资金投入,提高了工程决算审计的工作效率,有效防范了国有资金的损失浪费。下面,笔者以某广场工程决算审计为例,详述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是强化审前调查,考核施工现场。审计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进行研究,并到现场将实地情况与图纸进行比对,发现该广场拐角较多,弧线边缘较大,地形不规则,审计人员决定使用面积测量仪进行实地测量。
  二是调试仪器和卫星通信顺畅,前期准备到位。
面积测量仪由基准站和移动站两部分组成,基准站是用来保证地面设备和卫星系统连接畅通的设备,移动站是标注需要测量的点位,并通过基准站与卫星连接,进行定位。
  首先,搭建RTK基准站。在实地寻找一个地势较高,环境空旷的搭建点,接通GPS卫星,基准站正常运转后,接下来搭建RTK移动站,确保基准站和移动站通信畅通,完成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其次,确定测量点位。由于面积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使用设备进行多个单点GPS定位测量,再在软件中通过曲线连接测量点进行绘图测算的,所以测量点越多,结果就越精确。审计人员与施工单位人员一起对现场的各个不规则地形的各个拐点进行登记和协商,确定测量点位。通过勘察,该广场成对称不规则图形,可以通过测量半个广场面积后乘2得出整体面积,因此,在各个不规则图形拐点处确定了22个测量点,并在对应弧线上增加了4个提高精确度的测量点。这样,测量的目标位置和数量也确定了。
  三是准确测量,保存待测点坐标数据。
  在设备准备完成和测量目标数量确定后,就可以进行定位测量了。将移动站中杆移动到需测的点上,通过对22个拐点和4个精确点测量并保存数据后,实地面积测量工作就完成了。
  四是导入AUTOCAD软件,绘制工程实际面积图纸。
使用AUTOCAD软件,将面积测量仪测量得到的26个测量点坐标数据导入到软件中,通过软件生成半个广场面积图纸后将图形进行处理,生成整个广场面积图形,并计算出工程实际施工面积。
  五是对比上报施工面积,核减工程款。审计人员将测量得出的实际施工面积与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面积图纸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工程存在虚报工程施工面积、多报工程款的问题,因此,下达审计决定核减了工程面积和工程款。 (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