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堵塞香港正常发展的通道

01.10.2014  17:11

    9月30日,受香港部分人士非法“占中”运动的持续冲击,香港政局激烈动荡,治安堪忧,股市暴跌,学校停课,部分交通瘫痪,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特区政府出于公众安全考虑,被迫取消原定10月1日晚在维多利亚湾举行的国庆烟花汇演。这是自香港回归17年来首次因本港治安原因无法正常大规模庆祝国庆,让人感觉窝心。走过头的“占中”运动,不仅让香港的正常发展通道受阻,也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爱民主的中国人堵心、揪心、伤心。

    毋庸讳言,香港是探索和践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试验区。自中英启动香港回归谈判、签署联合声明和收回主权,到今天无限蔓延的“占中”之乱,香港民主政治进程发展之快,不仅反衬英国百年殖民统治何等漫长、何等不公,也令今天的港人深感白驹过隙,目不暇接。

    做父母的人都有切身体会,17年,这不过是一个孩子从襁褓到成年之间的一段距离,充满了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特别是在蝶变的最后关头。但是,17年,放在香港被割让150年里,它是约为十分之一的刻度;放在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年表里,它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香港从“英人治港”到“港人治港”,从英王“君临天下”时期代议民主白纸一张,到“一国两制”下港式民主蓬勃发展,进步不谓不快,跨越不谓不大。即便距“一人一票”的普选特首,也仅有3年之遥。任何具有历史视野和公允之心的人,都应当承认今天的香港绝非昔日可比,明天的香港也非今天的模样;任何熟悉西方政体运行轨迹和探索之路的人,也都应当承认,香港的民主政治实践稳步扩大、循序渐进,不仅符合理性、良性和依法治理的西式政治普遍规律,对于缺乏民主政治深厚根基的香港本身而言,也已不算迟缓,不算滞后。相反,拔苗助长,只能让港式民主发育不良,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任何国度,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不乏激进人士和激进声音,他们是时代和声的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决定乐队基调的定音鼓和构成乐章的主旋律,在生活中更无法成为大多数。激进之声如果过高、过烈,必然出离为干扰的杂音和演奏的瑕疵。香港的“占中”行动的发展和演变,从某种角度看,已构成不顾香港历史与现实,无视多数人的整体利益,甚至伤害祖国大陆与香港肌体有机联系的杂音和噪音。这种基于非理性意念、付诸非法行动的本质,就是幻想香港成为民族和主权国家时代的“域外飞地”,成为无土栽培的民主“空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