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博士后对接19个高精尖项目

08.04.2017  10:16

  □记者 张祝钦

  4月7日,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基层·河北唐山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唐山举行。此次活动中,15位博士后对接企业19个高精尖项目,都是涉及高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大数据云技术等高端领域的企业。

  来自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沈岗今年28岁,他对接的是玉田县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精密电子专用设备为一体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对接项目是“人字齿同步带传动系统设计项目”。“我在这个领域专门研究了5年,目前该领域被国外一家公司垄断,我很愿意与对接企业一同努力打破这个垄断,实现我国在这一领域新的突破。”沈岗说。

  这些年轻的博士后,带着自己和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希望在对接活动中能真正帮助唐山的企业解决最现实的问题。来自山东的刘富豪201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他对接的企业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我们对接的项目是‘高速列车减振降噪关键技术研究’,这正是我研究的领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很相符,所以报名参加这次活动。另外,我们手里握有5项国际专利,希望能在唐山得以转化。”刘富豪说。

  博士后们不仅要解决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他们还给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的杨清占要帮企业解决的问题是“主要呼吸道病原体异性基因工程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其实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与对接企业沟通之后,我也向企业提出更进一步的设想,希望他们不要停留在特异性蛋白表达纯化层次上,可以进一步找到药物靶点,这样对新药开发更有利。”杨清占说,这家企业的生产线在迁安,但研发中心在北京,他希望对这家企业的服务能延续到今后。“这是我与唐山、与河北的缘分,希望把我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真正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杨清占说。

  我省将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工作尤其是博士后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我省共建立265个博士后平台,其中1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5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0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5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廊坊市固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中国(河北)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自设站以来,全省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1200余人。这些博士后在各领域发挥了很好作用,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较好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