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华区联盟街道办为居民订制传统文化大餐

03.11.2015  15:47

    石家庄日报记者 赵元君

    从今年3月开始,新华区联盟街道办正式开办了“传统文化课堂”。书画、剪纸、十字绣、历史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开始在辖区内展开,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听讲,在辖区内形成了浓厚的“学风”。在大家眼中,这个课堂就如同一所老幼皆宜的“大学”。

    10月25日上午,当记者进入新华区联盟小区的中心活动室时,“传统文化课堂”已经开讲了。来自38中学的刘辉老师正在讲述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沉浮人生,能容纳40多人的课堂里座无虚席。屋内巨大的LED显示屏上正在播放刘老师精心制作的PPT,刘辉老师在台上讲得激情澎湃,而台下的“学生”们则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还有人举手发问,现场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恍如让人回到了大学课堂一般。整堂课结束后,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居民刘佳激动地说:“刘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穿插着精彩的小故事,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懂、喜欢听,对于喜欢传统文化的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记者注意到,来这听课的学生多为居民,既有老人,也有年轻人的身影。

    联盟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高俊杰告诉记者,今天只是“传统文化课堂”中的一项,平时他们还会举办多种课程,具体的安排都会贴在小区内,感兴趣的居民可以随时来听。高俊杰介绍说,他们之所以开办“传统文化课堂”,是响应大家的需求。因为他们发现,如今居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不少人都曾向他们反映过类似的需求。于是,今年3月,在街办的组织下,“传统文化课堂”正式创建,所有的课程完全为居民量身定制。

    “比如有人喜欢书法、有人喜欢绘画,还有人喜欢剪纸、十字绣等等,那我们就尽力去寻找这方面的老师。”高俊杰说,课堂开办后,办事处将小区原本就存在的书法爱好班与其合并在一起,随后还联系上了38中学,定期安排专业的老师进社区讲课,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中不仅有专业的老师,还不乏一些隐藏在民间的高手。

    住在联盟小区的周真平就是其中之一,退休后她喜欢上了绣十字绣,全靠自学成才。听说了“传统文化课堂”的事,周真平主动请缨要进课堂当老师,义务教居民们绣十字绣。“本身我就爱好这门手艺,也特别希望与同样喜欢十字绣的人在一起交流,看到有些人从零基础到手艺越来越熟练,我自己的心里也乐开了花,特别有成就感!”周真平说。

    高俊杰说,据他们的统计,“传统文化课堂”开办至今已经开讲14次,受益的居民达到了上百名。鉴于“传统文化课堂”广受欢迎,办事处还希望拓展活动的范围,经过考察,他们发现水上公园的人流量非常大,未来他们打算将文化课堂搬到那里作为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听课。“我们希望‘传统文化课堂’未来能成为我们辖区的一处传统文化高地,一张城市名片。”高俊杰满怀期待地说。

    《说说咱社区》和您一起细数社区里的那些新鲜事儿、感人事儿、文明事儿,您要有什么急事儿、难事儿也可以和我们念叨念叨。如果您愿意和我们聊聊或提供线索的话可以:1、拨打热线电话13739717234;2、在石家庄日报新浪官方微博留言;3、关注雷锋植树组微信公众号“leifengzhishuzu”。同时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