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人民政府的故事】人民币的诞生

05.10.2014  23:59

随着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建立统一财政经济政策,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以劳动人民为头像的人民币。国庆特别节目《华北人民政府的故事》请听第六篇《人民币的诞生》。

1947年春,随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步扩大,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解放区内由共产党领导的银行也达30多家,发行各种票面货币257种之多。华北人民政府成立纪念馆名誉馆长王律说当时毛主席就对这个有些担心。

王律:当时参加平津战役的部队比较多,用的票子也是五花八门,有东北券、有晋察冀边币,这样主席说金融不统一,各个解放区的货币出现,老百姓无所适从,不知道用什么票子,这样对于我们恢复经济发展、稳定群众都带来很大的不利。

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时任政府主席的董必武更是加紧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人民币的筹备发行工作,特别邀请到被毛泽东称为“会做无米之炊的巧媳妇”——陕甘宁边区的财政厅厅长南汉宸主持筹备人民银行和人民币工作。

成立银行发行货币,到底把人民币设计成什么样子呢?按照惯例每个国家的货币都会首先印上国家领导人的头像,由于对毛主席的爱戴和尊敬,董老跟南汉宸行长也首先考虑将毛主席的头像印到人民币上,但当他们将第一次将设计好的票版报请中央审查时,却被毛主席婉言拒绝了。

王律:他说不要印我的头像,钞票是政府发行的,我现在又不是政府的主席,是党的主席。毛主席还说要多让工农民兵、多让普通群众展露他们的形象。

取代开国领袖头像,登上第一套人民币的是人民的形象。

王律:我们第一套人民币几十种面值上面都是像老农赶着毛驴送粪,工人做工,甚至还有妇女纺棉花,最普通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都登上了人民币,这样我们的人民币才是货真价实的人民币。

伴随着三大战役的陆续打响,解放的脚步越来越近。1948年11月2号,辽沈战役历经一个半月宣告结束,东北全境解放,四天后淮海战役拉开战幕,很快北平和天津也被包围,解放在即,人民币统一各解放区货币的时机终于到了。

1948年12月1日,董必武主席发布金字第四号布告,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当天即发行人民币,这是世人见到的第一张人民币,虽然当时由于新中国没有成立,票面上没有票徽,下方印的还是中华民国的纪年,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一套看似并不完美的人民币从此伴随解放大军占领一个又一个城市,进入一个又一个村庄,成为老百姓更愿意接受的新生货币,而当时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随着政权的败退,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的泥潭,一年内,最高面额从100元扩大到100万元,变得一文不值被人民所抛弃。

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武力:以人民币的诞生为标志,中国的货币走向了现代化。

明天请听《华北人民政府的故事》第七篇《交通部和第一条人民铁路》(河北电台记者霍惠兰、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