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去哪儿了”十问,还有哪些部门欠公众一个交代?

26.12.2014  10:28

    2014年,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陆续10次播发追问向公民征收的各类行政性事业收费或政府基金,调查背后的发现令人触目惊心。

    [追问一:土地出让金]

    数据显示,全国土地出让价款13年间增长超40倍,总额累计19.4万亿元。土地收支账中存在诸多乱象。

    [追问二:民航发展基金]

    2013年,民航发展基金收取超过250亿元。调查发现,这笔钱不少成为广州、北京等地机场上市公司的收入,还有数十亿元“其他支出”不知所终。

    [追问三:住宅维修资金]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实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至今,各地收取维修资金在5000亿元左右。这笔巨款实际上部分被挪用、炒股和理财,沦为某些部门的“生财工具”。

    [追问四:公交卡押金]

    公交一卡通发行量在我国已超1.8亿张,每张卡押金10元到30元。调查发现,数亿元押金层层被“截留”,还剩多少成“”;一部分押金最终悄然落入公交卡公司的腰包。

    [追问五:涉农补贴]

    近一年来,全国查处各种涉农补贴问题6000余起,涉及资金20多亿元,克扣农民征地拆迁补偿款等涉农资金腐败问题突出,今年1至7月全国检察机关查处涉农领域贪腐逾万人。

    [追问六:科研经费]

    不少人把科研经费当做“唐僧肉”,通过虚列劳务费用等方式中饱私囊。仅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但学术成果和技术创新并不尽如人意。

    [追问七:附加费]

    在关乎民生的水、电、汽油价格中,“附加费”普遍存在。按2013年全国用电量初步估算,仅电价“附加费”一年可达2000多亿元,其中居民生活用电的“附加费”就达270多亿元。

    [追问八:城市停车费]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财政部门没有一个公开披露巨额停车费的详细收支情况,车主缴纳的停车费与政府财政所得之间存在巨大差额;作为公共资源的道路停车位,分配长期“暗箱化”。

    [追问九:高速公路收费]

    专家估算,全国高速公路一年收费在4000亿元以上。高速公路成为“印钞机”,收来的钱除了修路还贷,还用在了高福利养人或被挪用;而“统贷统还”政策将导致“东收西还”无限循环。

    [追问十:彩票资金]

    数据显示,我国彩票发行规模已累计达1.7万亿元。然而,其中占比15%的发行费标准多年居高不下;规定占35%的公益金中,有部分趴在地方政府账上“睡大觉”,还有部分资金被用于盖大楼、买游艇、补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