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成就回顾:我校研究生教育取得新突破

08.01.2016  09:32
              “十二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秉承“服务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突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提升”与“改革创新”两大主题,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位论文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培养规模趋于稳定             在国家及河北省相关招生政策的大框架下,研究生院积极筹措,各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也在逐步趋向稳定。截至目前,各类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约7000人,其中博士生在校生73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3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约1000人。各类研究生规模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2014年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教育考试工作先进集体。             学位点日趋完整         研究生院充分利用教育部二级学科自设机制,深化学科结构调整,完善学科结构布局,支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扩大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的覆盖面,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与调整,我校现自设了“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博士二级学科学位点5个,“能源环境工程”等硕士二级学科学位点6个。目前我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另有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另有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种类和领域26个,覆盖了我校理、工、经、管、文、法六个学科门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授权体系。               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并出台了“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盲审管理规定”等重要改革文件20余项,涉及从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研究生工作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对于夯实学校依法行政基础,规范研究生教育流程,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均具有深远意义。                 培养模式创新           “十二五”期间,研究生院积极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和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建设,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建立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基地7个,其中“河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5个,“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建立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监督机制,形成了完善的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与奖励体系,并初显成效。电气学院李永健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改革导师遴选制度             坚持以“创新”为价值导向,改革导师遴选制度,规范研究生的指导形式。截至2014年9月我校博士生导师数量达到141人,硕士生导师782人。             新增硕士生导师资格的申报审批权由原来的学校学位委员会下放到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由各学院应制定相关程序、标准、政策,其标准不得低于学校规定,并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             在导师资格申报审批方面,硕士生导师由具有原来的副高级职称及以上扩大到具有讲师及中级职称及以上,博士生导师由原来的正高级职称扩大到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主要考核近五年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扩大了人才选择范围,打破了硬性条件,使更多有能力、有资格的教师成为导师。             推进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创新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生院启动了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的资助,2014年在全校资助了6项,2015年资助了9项,同时对2014年的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表明项目研究进展良好。在2015年召开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材料学院唐成春的“营造研究生快速成长的科研氛围研究”、电信学院杨瑞霞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体系研究”、控制学院刘作军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方法研究”对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重点介绍,得到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研究生院同时还启动了资助优秀博士论文出版专著的项目,目前已确定资助出版16本专著,已有3本专著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             学校在2015年还启动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自评工作,通过评估推动了解我校各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情况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厘清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思路,明确学科定位和培养特色,进一步完善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的建设,同时逐步建立起我校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机制。                 “十二五“成就回顾:我校科研工作成绩突出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在教育厅和科技厅领导的指导下,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部署和要求,通过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校科技创新实力和服务社会效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校承担国家级项目比“十一五”期间增加51%,各类到校科研经费比“十一五”期间增加57%。其中我校承担的国家02重大科技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平坦化工艺与材料”项目顺利通过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总体验收,评定为原创性成果并被评为优秀团队,标志着我校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校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零的突破,学校还新增了10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机构,比“十一五”期间增幅67%,已初步形成了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中心)、校内科研机构为依托的自主创新基地。             在此期间,我校新增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为我校的一流学科建设聚集了一批国家层次的人才队伍。同时,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模式,构建了由省、校两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工业、产业研究院为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 此外,我校还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通过了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标志着我校具备了承担军工科研项目的能力。             服务社会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十二五”期间,学校取得省级以上成果732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86%,62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申请专利1725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2倍,其中发明专利1046项,荣获“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单位”;被SCI/EI/ISTP收录论文4700余篇,比“十一五”翻了一番。             在此期间,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河北泊头、江苏徐州、天津武清等地建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9个,拓展了我校的科研服务半径,加快了我校科研成果在市区县的转化。             学校以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为重点,力争把产学研工作向产业聚集区延伸,从而探索新的“工学并举”模式。其中,与沧州渤海新区在中捷高新区共建的“河北省渤海绿色过程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我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绿色化工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平台;与武清区在京津科技谷共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产学研共建基地”,将集成我校1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助力天津科技小巨人行动计划。             为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学校选派百名优秀科研人员进驻企业,利用科研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得到《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科研人才队伍引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影响力和显示度,使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十二五“成就回顾:校党委书记李强畅谈我校“十二五”建设成就
            时至2015岁末,我校的“十二五”建设也进入收官阶段,在过去的五年间,我们学校取得了哪些令人欣慰的成绩?校党委书记李强在接受校新闻中心采访时, 从“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大学‘四项功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成绩、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 等四个方面,畅谈了我校从2010年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和亮点成绩。             在谈到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时,李强书记指出,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校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到“十一五”末,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国家提出要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但从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的在强调提升质量的同时,规模仍然在稳步增长。在这样一个形势和大背景下,我们河北工大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十二五”期间学校停招了专科,压缩了本科三批的招生规模,停招或减招了部分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适度扩大了本科一批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二是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里,我们强调主动,区域,主要指京津冀。其中,省市部共建是我们“十二五”期间的一项亮点工作,体现了我们主动融入,我们还成立了京津冀三地工大联盟,这也是我们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重要举措。             三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国家一个大的推动高等教育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我们学校按照要求,制定出了《河北工业大学章程》并颁布实施。另外,学术委员会“教授治学”的作用发挥也在逐步提升,同时,教代会和学代会也在参与讨论甚至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十二五”期间,北辰校区新建了图书馆、机械材料组团、西区第二食堂等,加起来十几万平米,对红桥和廊坊校区也进行了改造。此外,还加大了教学投入,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四项功能,我们学校在这四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李强书记只点出了几大亮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重点强调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工学并举”,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是“工学并举”的具体体现。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提出两个亮点,可以用一个顶天一个立地来形容。“顶天”的是刘玉岭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以优越成绩完成了国家02重大专项一期建设,在全国的地方工科院校中都不多见;“立地”的是李春利教授和他的课题组研发的“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可谓遍地开花了。这当然也是历史的积累,在“十二五”去实现的。             在服务社会方面,我们坚持以服务区域为主体,同时辐射其他省份。这也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北京三个地区,第二方面,我们的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也主要集中在河北和天津,北京现在也逐渐再增多,还有一部分被推广到山东、江苏、福建、河南、浙江等地,作为一个“211工程”建设大学,尤其是省市部共建以后,服务面向也越来越大。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我们学校持续彰显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并且明确了“勤慎公忠”的校训。这是我们的两件传家宝,要融入办学的方方面面和每时每刻。另外新建的校史馆也成为了学校向社会辐射大学文化的重要窗口。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李书记强调,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一直在努力形成一种尊重人才、鼓励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我们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一方面努力培养人才,同时精心打造团队,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团队建设尤为重要。我们成立的京津冀三地工大联盟、学校的工业研究院等等,都是为了实现团队合作和聚才效应。             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学校着重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所有二级党组织关系进行了理顺并且完善了措施,其中,学生宿舍党总支的建立,是我们工大组织建设的一项新举措。             第二个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办学理念和方针政策制定后,关键是靠干部组织实施,“十二五”期间,为了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学校不仅加大了培训力度和考核力度,同时还加强日常管理。             第三是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文化工作,一是抓牢阵地;二是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三是解放思想大讨论。               第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学校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另外一点是从严治党、从严治腐,我们现在正在自查自纠,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