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十九大】河北造林绿化再啃硬骨头

14.09.2017  08:22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深入学习塞罕坝精神 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孙阁 记者曹智)8月30日,邢台县东太子井村,邢汾高速两侧一米来高的侧柏在白色育林板的呵护下显得格外醒目。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头山,如今已经是生机盎然的幼林。

这天一大早,68岁的邢台县退休干部郝景香就来管护这片林子。2009年,退休后的他组织了一支队伍上山造林。经过多年探索,他已经摸索出一套造林方法。至今,他已种了5万亩山林,560万株树木,成活率达到95%,解决了太行山浅山丘陵区绿化难题。

深入学习塞罕坝精神,河北省造林绿化要再啃硬骨头。”省林业厅厅长周金中说,张承坝上高寒地区、燕山太行山干旱阳坡和沿海重盐碱地带,和塞罕坝有着类似的立地条件,全省林业系统要把这些地方当作生态建设主战场,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大力实施两山(太行山、燕山)、一带(京津保生态过渡带)、一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造林绿化攻坚。同时,扎实开展雄安新区及周边造林绿化,加快重点地区生态治理步伐,力争到2020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00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每年造林绿化500万亩以上。截至目前,全省有林地面积达9000万亩,森林覆盖率32%。但从总体看,全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河北省森林面积在全国排第19位,森林覆盖率在全国排第18位,人均森林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工纯林面积占70%以上,中幼林面积占50%以上,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林业产业结构不优、龙头不强、效益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

剩余的荒山荒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任务仍十分艰巨。

扩大生态容量,河北省正在谋划规模化林场建设。新建一批,在白洋淀上游、滦河、滹沱河流域、京津保生态过渡带等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集中连片成规模林场。扩建一批,继续加快张家口塞北、丰宁千松坝、围场御道口等大型林场建设,到2021年三个林场林地总规模将达52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49.4%提高到72.8%。改造一批,在燕山山脉林场集中区,选择平泉大窝铺、张家口黑龙山等大中型国有林场,加强中幼林抚育,更新改造退化林分,全面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保障能力。

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民生林业。河北省把造林绿化既作为生态工程来推进,也作为富民工程来打造。目前全省林业产业年产值达到1550亿元,果品业已成为全省农业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河北省提出大力推广现代林果种植模式,着力培育林下种养基地,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种苗花卉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苹果、梨等七大果品生产基地建设。

打破传统造林模式,河北省积极探索创新国土绿化新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的意见》,出台了22条支持措施,大力推广租地造林、流转造林等模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造林。

资金方面,省林业厅近期成立了省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公司,省财政先期注资6亿元资本金,撬动政策性贷款20亿元用于太行山绿化。张家口、邢台、秦皇岛、保定4市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纳入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1067万亩、利用贷款283.7亿元。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河北省加快林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困难立地造林、森林可持续经营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放活生产经营权,河北省引导集体林适度规模经营,建立集体林业良性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确保今年年底前圆满完成“定性、定编、定经费”等改革任务。

一手造林,一手管护。在抓好造林的同时,河北省强化资源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健全天然林保护机制,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切实巩固好生态建设成果。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