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设九工作组推进协同发展主管副市长挂帅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北京市工作的头等大事”,被王安顺市长列为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九大工作之首。
在连日来各个代表团的审议中,“协同”话题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之一。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为了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落到实处,本市已经正式确定设立九大专项工作小组。据了解,早在 2014年由郭金龙书记、王安顺市长牵头设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今年这一领导协调机制又有了新的突破,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9个不同领域,成立了 9个专项工作小组,合力推进“协同”工作。
记者了解到,这9个专项工作小组,涵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1.行政副中心工程建设工作小组(由市规委、市国土局、市重大办、通州区 等部门或者区组成);2.人口调控工作小组(由市发改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组成);3.教育和培训机构功能疏解工作小组(市教委、市 人力社保局、市国资委等部门组成);4.医疗机构功能疏解小组(由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委、市住建委、市卫计委等部门组成);5.城乡规划工作小组 (由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局、市环保局等部门组成);6.交通一体化发展工作小组(由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委 等部门组成);7.产业协同发展工作小组(由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农委、市商务委等部门组成);8.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小组(由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 保局、市市政市容委等部门组成);9.综合政策研究工作小组(由市委研究室、市发改委、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组成)。
记者了解到,对于每一个专项工作小组,市编委都已明确其“主要职责”和“组成人员”,也就是说,每个小组究竟要解“大城市病”的哪些题,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哪些任务,都已精确分工。各个专项小组的组成人员,也都确定了组长和组员,组长皆由分管相关领域的副市长担当,组员则由相关部门主管领导组成。
核心
工作小组有哪些职能?
属于本市常设议事协调机构
每个工作小组都有明确的运行职责,如人口调控工作小组,其主要职责明确为“负责统筹推进本市人口调控相关工作,研究审议严控人口规模、加强人口管理 的政策措施,组织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该小组的组长由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担任,副组长由副市长王小洪担任,成员则包括 市发改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的主管领导。
据了解,从属性而言,九大专项工作小组属于本市议事协调机构。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规划至2030年,所以这个组织将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撤销,预计 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发挥它的功能作用。同时这也意味着,今后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再是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而是全市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任务。
日常怎么运作 协同任务不再是“派单”而是主动作为
从9个专项小组的组成人员来看,缘何要以分设工作小组的形式,来明确京津冀协同工作的分工有关负责人说:“这是为了更加专业化地推进这项工作,原来没有这个小组,是由协调部门给这些职能部门‘派单’‘派活’,但有了专项小组之后,就不一样了,这是你们的专项工作,你们得主动来干。”
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也坦承,由于领导小组的级别较高,也将给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带来实质性的推动。“各个专项小组的组长都是由市领导来担任,领导 们也会把各自分管领域的京津冀协同任务抓起。就是要通过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组织机构的保障、领导体系的保障、工作推进体制的保障,让各个部门都真正动起 来,不再是一个部门在单打独斗”。
任务怎么分解
九大专项小组均有任务目标
九大专项工作小组设立至今,已有三个多月,目前各个专项小组都有什么工作进展?“像人口调控工作小组,正在按照既定的5年规划任务,也就是2300 万的人口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包括制定每一个年度的任务和工作等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小组,则是在制定今年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关的实施办法……”相关负责 人介绍说,由于不同领域的专项任务不同,各个工作小组的工作模式和进展情况,也不尽相同。
“今年,京津冀发展的核心任务,对北京市而言,仍是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这也是治理‘大城市病’的一剂良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这一大任务之外, 还有另一大任务,就是三地都要有所发展,要错位地、融合地共同发展。要用大空间,来解决北京小空间所解决不了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强调说,“北京在疏解的同 时,也要发挥自身科技中心的作用,带动天津、河北缩小发展差距”。而这些任务,都将以9个专项小组这一“最高级别”、“最为专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 加以保障。
“2016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从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逐步转向全面推进落实阶段。去年一些项目的疏解还属于起步阶段,今年这些专项任务将更加具体、细化,由点到面,全面攻坚。”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透露,本市近期将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工作要点(2015年 -2017年),还将发布今年的工作重点项目,各个领域的任务将有更明确的具体安排。
代表声音
市人大代表、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秘书长臧美华长期关注并从事养老行业。她透露,正在河北固安做一个养老院的工程,目前进展顺利。此外,有北京公司已在河北高碑店建大型养老院,在河北其他地方也有建设养老机构的意向,有的已经开始在做。
臧美华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出台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比如北京市对建设养老机构有补贴,建一个床位则补贴一定的金额。但到河北建养老院,这个补贴北京是否还给、建设成本谁来承担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出台政策”。
此外,臧美华指出,北京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产业和设施的发展也相对领先于其他地方,但仍面临巨大挑战和诸多问题。她认为北京应该先努力做好自己 的养老事业,在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做到一个较好的地步,这样才可以通过输出服务标准等方式,辐射周边地区,带动京津冀养老产业的共同发展。
北京优质医疗资源输出
需长期有效的对接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的医院责任重大。”市人大代表、复兴医院院长席修明表示,京津冀三地在医疗水平方面,差距甚大。“无论是医院设施、先进设备的数量,三地都有很大的差别,而医生水平的差距则最为严重,下一步北京医疗优质资源如何输出,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重点。”作为天津爆炸救治组组长的席修明深有感触。
“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北京医生人才怎么输出。怎么真正有效支持津冀两地的发展?是短期技术输出,还是长期医生流转”席修明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虽然方向已确定,但还需要建立一套真正有效的协调机制,以明确北京的医院应该怎么做,“才能给地方留下一支不走的人才队伍”。
复兴医院从1995年就开始与内蒙古四个定点县医院进行对接扶持,“确定医院后,有明确的扶持任务,派出多少医生队伍,让这个医院提高到什么水平等 每年都考核”。席修明表示,北京已有的成熟的医疗对接扶持机制,都可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加以运用,以确保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的输出,使三地医疗水平协同发展。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