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北京外迁企业:河北保定有了"中关村"

06.07.2015  10:15
  河北保定有了“中关村”。

    

  一幢“双子座”大厦,一块“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牌子,矗立在高新区朝阳大街上。这是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发展近30年后,北京中关村移师保定:突破首都“虹吸效应”,打破固有合作模式,移植活跃创新基因……

  

  让创新基因异地生根

  

  140公里,41分钟,风驰电掣的京保高铁将两座城市连成一体。

  

  一方找“种子”,一方寻“土壤”,数十次交流对接、谈判合意,中关村和保定,成为一个“创新共同体”。中关村创新中心4月28日挂牌,仅一个多月,上百家企业慕名而来,超六成来自北京。

  

  “从北京上车,接个电话就到保定了。”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国栋,既看中“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又看中这里人力成本的优势。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服务部经理邓延嵘,则对智力资源一见倾心:保定有17所高校、25万在校生,高校数量和大学生万人拥有量在全国地级城市居首位。

  

  创新中心有自己的“门槛”——智能电网、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再高大上的项目,也要先过这道“”。

  

  “我们经营的是创新,聚集创新要素,深化创新理念,拓展创新模式,构建创新生态,形成有活力、有包容力、有渗透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文化。”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许强,这样定位中关村的“创新基因”。

  

  把企业请上主席台

  

  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前一天,来自中关村的“紧急通知”,改变了会务组已经安排好的座位布置。

  

  “按照惯例,会场正前方只设置两排领导席。但中关村方面态度坚决,一定要把与会高新企业安排到前排,一定要在椅背上标明公司名称”,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副调研员孙婧回忆。

  

  揭牌仪式上,有的高新区领导只拿到了“站票”。这件事对当地人触动很大,中关村对企业的重视,对创新资源的重视,改变了他们的固有观念。

  

  “以前是企业找我们,现在是我们追着赶着找企业”,高新区工商局注册科科长陈红说。在高新区工商局,入驻创新中心的企业享受“一站式”服务:办事材料有“温馨提示”,注册表格一次性“打包”发放,填写方式有参考模板,所有材料主动传到邮箱……

  

  20年长期合作,10年免租金,不干涉具体经营,不设多长时间招多少企业的框框,双子座大厦由保定市政府交给中关村全权运营。保定市长马誉峰说,我们要引入的,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带来税收、人才、平台、资源,利在长远,利在未来。

  

  具体负责中心运营的,是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监扈德辉说:“以前是先拿地,然后一级开发、二级开发。创新中心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把中关村的品牌直接拿到保定,实现共赢。

  

  跨区域做大“中关村

  

  一块创新的试验田,一个服务的加速器,一种合作的新磁场。

  

  入驻企业最看重两件事:一是在北京完成保定的事,中心提供细致的在线服务,方便;二是在保定和北京差不多,中心硬件设施、配套服务等没有降档次,同城。

  

  创新中心的服务,更像是一种“私人订制”,对症下药,精确制导。这种服务,既是雪中送炭的资金支持,但又远不止这些。创新生态系统,是最核心的吸引力,将带来一个城市的裂变。

  

  马誉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创新驱动,核心是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托保定自身优势,中关村创新中心会像一颗火种,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在高新区,在白洋淀科技城,乃至整个保定市不断点亮。

  

  许强则希望通过京津冀互动,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运用引领、辐射、带动、互补实现升华,做大中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