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批搬迁众说纷纭 商户:河北天津我都不去

15.09.2014  15:12

   (原标题:外迁疑云笼罩 商户固守“阵地”)

   编者按: 一年以来,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和大红门批发市场外迁的消息不绝于耳。一方面,河北永清、白沟以及天津等地用尽招数向“动批”、大红门伸出橄榄枝,积极承接北京批发业、零售业外迁,另一方面,由于尚未有正式文件下发,“动批”和大红门的大部分商户即便纠结于是否会搬迁,仍然持观望态度,并未撤离“大本营”。本期《新型城镇化周刊》将为读者呈现商户对于外迁的态度,北京周边各地发力承接老市场外迁,以及专家解析三方面,敬请读者关注。

  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简称“动批”)对于生活在北京的居民来说早已耳熟能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做服装生意的商人就在此设摊。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营业面积3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年营业额200多亿元,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

  然而,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动批”即将外迁的消息不胫而走。刚刚奠定江湖“老大哥”地位的“动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传言,依托于这里生存的大量商户该何去何从?这片繁华之地是否就此“英雄末路”?

   迁还是不迁?

  清晨5点,来自河北的众合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简称“众合”)的商户李向(化名)一家便已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开始了一天的买卖。几个月前,他和妻子刚刚在这里租了一间店铺经营女装,并签订了一年的租赁合同。

  “我和我老婆都是刚刚来这儿不久,想着出来闯一闯,向朋友借了点钱来这里做点小本买卖,我做的时间短,经验少,也赚不了多少,只能糊口。不过相信慢慢地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李向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清晨6、7点钟,“动批”迎来了一天之中的“高峰期”,人流量逐渐增大。

  李向和妻子赶紧清清嗓子,卖力地吆喝。“来,来,大姐,看看我家新上的货,都是最新的,便宜!

  “早晨是最关键的,早上来的多是外地商户,提货量大,到了10点以后基本上以附近的散户为主。”这里就像一个大江湖,李向得意地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着这里的“门道”。

  在记者问到是否听闻“动批”即将拆迁的消息时,李向收起了笑容。“谁说要搬啊?我没有听说过。我们刚刚从老家过来,才起步,向朋友借的钱还没还上,这要一搬迁我们可怎么办?

  来自东北同样作为众合商户的王小姐告诉本报记者,真要搬迁的话,对整个批发市场还有周边的小商贩都会有很大影响。但是目前尚未听说确切的消息。

  面对搬迁,这些来自外地的商户们都表示担忧。“动批”内紧邻众合的另一座卖场世纪天乐国际服装市场 (简称 “世纪天乐”)于2005年正式开始运营,这里的工作人员经常给商户吃定心丸,“我们尚未接到政府下达的有关搬迁的文件,这些都只是传言而已。我们和商户签了很多年的合同,不可能说拆就拆的。

   环境影响下的搬迁传闻

  “政府文件一旦下来,拆不拆就不由商户了。”来自北京大红门天雅大厦批发市场女装店的个体户张娟(化名)从事服装零售行业已有许多年头,作为“动批”的老主顾,她对于搬迁有着自己的认识。

  “不要看现在这么热闹,现在正值秋冬换季新款上市,早一个月来看,这里都很冷清。现在服装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张娟表达了她的无奈。

  她还向记者透露,“动批”中与她长期合作的几个大商户近期都回到深圳、广州继续发展,或者干脆转行。在他们看来,“搬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来上车了,大红门,大红门。”每天固定拉客往返于“动批”和大红门的黑车师傅吴某在烈日下不住地吆喝着。好不容易凑够了一车的人,吴师傅赶紧发车,但是由于来往车辆较多,他还是被堵在了半路。

  “这里迟早得迁,就是时间问题。你看这儿堵的,乱的。”他埋怨道。

  同样受到周围交通环境影响的商户刘珍(化名)告诉本报记者,在这里做生意,最愁的就是上下班时间。人流、车流杂乱无章,环境嘈杂使她动了外迁的念头,“没办法只能向外迁了,现在我也在周边考察,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能做生意。

  在今年的西城区“两会”上,区委书记王宁曾算了一笔账,动物园地区近2万多个服装批发商,每年给西城经济带来效益约6000万元,但政府支付的交通、环境等管理费用超过1亿元。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副区长孙硕也曾表示:“批发市场和业态将逐步转移出北京中心区。”孙硕说,由于“动批”市场人流、物流、车流的不断集聚,城市承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安全隐患凸显,以商品批发业为主的业态已不适合北京中心城区的发展。

   搬迁到哪儿?

  “动批”即将外迁使得公众对北京“动批”的落址问题格外关注,河北廊坊永清县、固安县,河北高碑店的白沟镇,天津西青区纷纷摩拳擦掌。但是对于这些外迁地,批发市场的商户们却并不看好。

  “我虽然没有到迁出地考察过,但是设想效果应该不会太好,因为来这里的都是固定客户,这儿一搬走,距离成了一大问题。客户就图一近,他们肯定不会跟着我们走的。”当记者提到河北永清、白沟以及天津西青区频频出招吸引商户进驻时,王女士说道。

  “河北天津的市场得‘养人气’,估计没个三年不行。”吴师傅也和记者说着自己的想法。现在很多从南方来的商户都纷纷打算回去发展,那边的客源相对稳定,服装批发环境也相对成熟。

  业内专家认为,如果数量庞大的商户拒绝搬迁,则会对城市稳定带来巨大的影响。“动批”的商户已经对此地商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心血。专家建议应当给予广大承租商户合理的补偿。如果搬迁的补偿不足以弥补承租商户的损失,商户则不会主动搬迁。

  但即便如此,来自山东的“动批”商户赵先生对于“搬迁”还是存在很大的意见。“给我补偿我也不会搬。我要坚守‘阵地’,我的老婆孩子都在这里上班上学,生活也刚刚稳定,不管是天津还是河北,我都不会去的。

   原地升级 积极自救

  在北京,和“动批”齐名的还有位于京城龙脉——南中轴路上的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简称“大红门”)。与“动批”相同,二十年前这里是自然形成的服装摊一条街,以经营价格低廉的服装而闻名,现已发展成为与“动批”旗鼓相当的服装批发集散地。搬迁也同样困扰着这里的商户。

  面对这样的情形,商户们也在积极选择“自救”。

  坐落于大红门的福海国际商厦 (简称“福海”)近期正在紧锣密鼓地招商中,与其他批发市场不同,这里标榜着“正规化”。在记者告知该商厦的的工作人员自己想要租铺时,工作人员说道,在这个商圈里做生意的商户主要以典型现货批发为主,但是福海要做的不是从前简单的服装批发,而是要吸收好的、优质的品牌,建立品牌代理机制。

  “如果商户想要入驻这里,必须代理一个品牌,而且是四季货品或是系列货品。虽然这边也是大红门集团的,但是传统商铺想入驻必须先转型。既要有 ‘名’也要有‘实’。”福海大厦的工作人员表示。

  商厦门口立着国旗,前广场上的大喷泉也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大红门也在为转型努力着。

  “做成规模化与正规化以后,这里的管理难度和费用也就会相应降低,交通情况也将有所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留住 ‘大红门’。”上述工作人员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