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月专家论坛举办系列报告

20.05.2015  10:42

在第八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期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了多位专家做客专家论坛,为师生们呈上一场场精彩的学术报告。5月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杜海峰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文雄副教授应邀到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别做了题为“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催化氢化研究”和“稀土/主族金属促进的碳二亚胺的化学”的学术报告。

杜海峰研究员首先对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的研究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进而着重对非金属的催化氢化、受阻路易斯酸碱对的氢化活化机制及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催化氢化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阐释。他指出,吡啶、炔烃、萘胺等氢化的活性与立体选择性也不同,并重点对亚胺的不对称氢化、2,3-二取代喹喔啉的氢化、2,3,4-三取代喹啉的氢化以及烯醇硅醚的不对称氢化的活性与对映选择性的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最终得出结论,不同的配体、溶剂、温度合成的化合物具有的对称选择能力也不同,而这些因素决定了新型配体可以在反应中是否能有效地提高产率。

张文雄副教授简要针对碳二亚胺的反应化学、反应机理及新催化剂、试剂的研究进行了介绍。从发现碳二亚胺的反应化学具有多反应位点和优秀的氮源的特点入手,进而深入研究了扩环反应构建含氮杂环、炔基亚胺的选择性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的中间体的应用。在对反应机理的探索中发现胺对碳二亚胺的催化加成能够高效的合成胍,而胍的合成与应用是最新发展趋势。最后,张文雄对稀土金属烷基阴离子配合物、单茂/双脒稀土金属配合物、稀土金属杂环环戊二烯的合成及结构做了进一步的介绍。

5月15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张建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刘亚军教授一同应邀来到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做了题为“多氮化合物及其含能配合物研究”和“Theoretical Study on Firefly Bioluminescence”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张建国教授首先概述了其科研团队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工作进展以及其课题组研究的重点工作。从氮化合物在军事工业中的具体应用入手,引出他们对多氮化合物及其含能配合物的具体研究。并用氮化合物在军事工业中的具体应用实例阐释了多氮化合物及其含能配合物的具体研究方向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它的重要应用和对我们生活以及工业中的重要影响。最后对提高氮化合物的性能的方法又做了深入而细致的讲解,使大家对多氮化合物及其含能的配合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极大的开阔老师和同学们的研究思路,。

随后,刘亚军教授继续做了关于理论电化学在生物发光中的重要应用的报告。刘教授以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神奇的生物发光现象为切入点,引出化学理论在生物发光中重要应用的美好前景。从如何提高发光性能,到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刘教授都做了一一讲述。最后刘教授还介绍了近年来其他课题组在化学理论以及生物发光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

5月16日,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小庆教授应邀来到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做了题为“亚稳态物种的低温光谱探测与反应跟踪”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曾小庆教授首先阐述了其课题组研究的重点以及科研团队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工作进展。随后,又提出关于亚稳态物种的发展现状的一些问题。并说明了他们所做实验的设想以及实验过程,进一步介绍了亚稳态物种的低温光谱探测与反应跟踪,并详细讲述了势能面(PES)的研究方法,包括反应产物的反应推导,中间体的化学捕捉,中间体的直接光谱探测,理论量子化学计算模拟。随后又解说了一些研究实例,详细讲述了基质隔离光谱探测应用和含硫VOC关键中间体的捕捉这两个实例。其中对基质隔离光谱探测应用走了详细的讲解,讲解了其对分子结构,分子构象,光化学反应中间体,热分解中间体,自由基反应跟踪以及先分子催化活化机理的应用。讲座中,曾教授以他幽默、风趣的讲解,展示了近年来他在化学领域所取得丰硕成果,并让我院师生和他共同分享了科学研究的快乐,并且以信手拈来的众多实例,向师生们说明了超前的思想对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极端重要性,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供稿: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