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打破信用信息孤岛
伴随着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不断融合,我国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从地方到国家层面的数据平台都在建立。既有无锡、广州等地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有央行创办的征信系统和国家工商总局等部委创办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同时,民间征信机构也开始跑马圈地,征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但现实中,仍然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一些企业或个人欠债不还、恶意弃逃后,开个网店竟能继续唬人;一些企业这边被曝光偷税漏税,那边却还能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说到底,还是因为企业信用信息没有真正实现全国一张网,信息孤岛的现象仍存在于一些地域间和部门间。
孤岛的形成,有技术原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前期,金融、工商、海关、公安等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建立起了独立的信用评价体系,各自评级方法不同,由此形成的数据碎片化严重,难以共享,甚至会出现“打架”的情况。
孤岛的形成也有观念原因,思想上的数据孤岛更应引起重视。信息取之不易,统一更不易,有一些组织或部门只希望独享自己的信息,共享他人的信息,这也就走到了困境之中,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该上网的数据不上,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也就难以实现。
打破数据孤岛,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凝聚共识。要看到,现阶段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传统的征信系统数据更新较慢,对小微企业、互联网经营者的信息收集不够全面;民间征信系统虽然吸收了更全面的互联网信用信息,提供了更深入的征信服务,但与规模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还是有些杯水车薪。此外,在打破孤岛的过程中,还要建立完善数据使用机制和信息安全机制,防止信息滥用、泄露风险。
我们期待,随着各地各部门实践不断深入,征信体系的死角会越来越少,最终形成社会征信一张网,使企业不敢失信、不能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