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政》刊登赵风楼厅长题为《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 加快推进河北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署名文章

22.03.2016  19:17
  近日,《中国民政》2016年第3期,刊登了赵风楼厅长题为《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 加快推进河北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署名文章,文章就当前我省养老服务业面临的形势、发展机遇和如何扎实推进全省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全文如下:

   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

  加快推进河北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

  河北是人口大省,也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截至2014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1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5.1%。到2020年将达到125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7%左右,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呈现大幅增长、逐年加速态势。发达国家在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乃至我省将在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国家有要求,群众有期盼,老人有需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省养老服务业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针对老年人口总量多、增速快、需求大、各方面准备不足的突出矛盾和严峻形势,省政府连续几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把养老事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各地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在政策制定、财政投入、优惠措施支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二是养老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有待突破。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承接养老机构的平台建设,既需要政府财政投入,也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更需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家政策性贷款的支持。三是异地养老医保结算等政策叠加效应急需解决。由于京津冀地区没有实现异地医保结算,京津老人入住河北养老机构,医疗费用无法使用户籍地医保结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我省承接京津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四是养老机构建设、管理、运营、监管的标准化工作急需加强。行业标准欠缺,对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发展形势了解不够,开放程度不够。五是现有养老服务队伍不能适应老年人的养老护理需求。大部分养老机构存在着招工难、留不住、流失率高的问题,养老机构现有的养老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养老服务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和技能普遍不高。特别是优秀的养老精英管理团队较少。“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抢机遇、抓重点、补短板,做好规划,抓好落实,让老年人能够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二、牢牢把握我省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大机遇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各方面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行动,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中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为我们完善养老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等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一)中央高度重视,提供了思想支撑

  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党中央作出了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判断。新常态不仅给养老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课题,而且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经济越是下行,财力越是紧张,越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越要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特别是2013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民政厅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刻指出,民政事业是“菩萨”事业,做“菩萨”事业就要有“菩萨”心肠,要有大爱之心、爱民之心,心正心灵,则业勤业精。我认为,抓养老事业,就是做“菩萨”事业。去年11月18日,李克强总理给邯郸广平县“最美村医”刘贵芳同志回信,指出,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群众提供住得起、住得好的养老院。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我们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明确要求,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承接北京老年人养老需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既不会破坏环境,也不会产生污染,又能拉动消费,增加投资,这样的GDP是绿色的、是可持续的。加强中高端与普通型相结合的养老机构建设,能够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织密织实民生保障网,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常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还是发展工程,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河北发展养老服务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机遇最为宝贵,机遇稍纵即逝。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北京不再新建大型养老机构,那么,数量庞大的北京老年人养老,必然会向河北转移。因为北京周边,我们有区位优势、有环境优势、有生态优势。据初步测算,北京老人到河北养老,会有力提升河北的消费水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养老服务业,既能服务老人、保障改善民生,又能带动投资、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三)人民群众的期盼,提供了需求支撑

  现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呼声很高、期盼很高。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四二一”家庭大量出现,一对夫妇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抚养孩子,生活压力和赡养压力都很大。一旦家里老人生病或者失能,对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人失能,全家照顾,老人本身的精神压力很大,感到拖累了孩子;而孩子既要上班,又要照顾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定程度上说,护理老人也不是孩子的专长,更多的是生活上的赡养,而居家老人、空巢老人,更多的需求是精神慰藉、情感交流。而养老机构是专业团队,有专业人员、有护理经验,对护理老人更有专业性和技术性。所以说,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途径,既有利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生命生活质量,又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四)国家扶持政策,提供了保障支撑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12月,在青岛召开了全国医养结合工作会议,对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作出了安排部署。最近,省民政厅向各市转发了国家发改委、民政部有关司局《关于编报“十三五”民政专项建设规划储备项目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就是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等方式,重点建设一批养老服务设施。“十三五”期间,中央对养老设施建设的补贴支持力度将会加大。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按照标准要求,充实完善项目库,积极编制申报规划,努力争取国家资金、项目支持。

   三、扎实推进全省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一)加快推进环京津医养结合型养老示范基地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各设区市和环京津县(市)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十三五”时间河北民政事业大提高、大发展。

  一是搞好规划,谋好项目。要认真编制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科学设定“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要突出民政民生项目建设,用项目支撑规划,用规划保证项目落实。

  二是加强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每个设区市和环京津县(市),都要建设至少1所有一定规模、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基本满足三地养老服务需求的医养结合型示范养老基地或养老服务设施,打造北京异地养老首选地和京津冀养老服务产业聚集地。

  三是鼓励各地发挥优势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社区。借助北京、张家口申冬奥成功和张家口、承德地区气候以及地理位置优势,打造京津冀候鸟式养老服务区;借助秦皇岛地区海洋资源优势,打造京津冀休闲、养生、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区;借助廊坊、保定地区紧紧环绕京津的地域优势,打造性价比突出的宜居养老服务区。其他各市也要结合实际,分类施策,打造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养老社区或养老机构。

  (二)鼓励支持多种所有制发展养老事业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既要利用公办养老机构的设施优势,又要发挥民营企业的经营服务优势。

  一是推进公建(办)民营。各地要在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积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办养老机构运行模式,增强机构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对公办养老机构尤其是新建的公办养老机构,提倡以总体承包、分部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转给社会组织、企业或有能力的个人运营。

  二是实施民办公助。对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提供集中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行“以奖代补”。尤其是对资金投入大,设施、队伍、能力建设强,养老床位增加较快且使用率高、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和居家养老覆盖社区比例高、服务人数多的地方,要加大支持力度。

  三是多种形式发展。推进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良性互动,以事业促产业,以产业带事业。各地要加强对“养老地产”、“候鸟式异地养老”、“以房养老”、“土地养老”等方式的研究探索,有条件的地方可先行先试。

  (三)破解融资瓶颈吸引战略投资者

  发展养老服务业,仅靠政府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政府力不能及的,必须扩大融资渠道,吸引战略投资者进入养老市场。

  一是要根据《民政部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争取国开行贷款额度,结合11月份召开的民政厅养老服务机构融资贷款培训暨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座谈会上专家的讲解,帮助有意向的养老机构积极申请,争取资金,解决养老机构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建立养老服务业发展融资平台,能自己建的自己建,也可以找有关合作方共建,拓宽融资渠道。

  二是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机构养老服务建设。支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等多种模式建设或发展养老机构。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接收城乡特困人员或政府承担照料责任的其他老年人。各级彩票公益金要将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其中,支持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比例不得低于30%。

  三是要根据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独居、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托养、助浴、健康、休闲和上门照护等服务。

  (四)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奖补力度

  一是提高省级奖补标准。在2015年省级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4000元,运营补贴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100元的基础上,将努力争取,进一步加大养老机构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奖补标准。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出台具体奖补意见,但不得使用省级奖补资金进行抵顶。

  二是化解养老机构运营风险。各地要加快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进程,积极引导养老机构参保投保,化解运营风险。同时,要探索开展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等以老年人活动为主的场所参加养老保险,化解老年人在这些场所发生意外的风险。要大力推动开展“助老健康御险”,为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老年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保障。

  三是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主要是对政府承担全部保障职责的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购买供养服务,对经济困难的高龄老人、失能人员购买养老(托养)服务,购买养老培训和评估服务以及购买其他方面的养老服务。

  (五)鼓励品牌化经营提高服务水平

  要积极发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多主体作用,鼓励养老产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聚力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一是积极培育专业化机构和团队,引导养老机构向连锁化方向发展,扩大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鼓励京津地区知名度高、信誉好、善于经营管理的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在我省设置连锁养老机构或养老服务网点,根据老年人需要开展服务。

  二是引进经验丰富、品牌好的国内外养老机构以输出管理团队、开展服务指导、特许其他养老机构加盟挂牌等方式,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运营管理的方式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