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16.09.2015  15:36

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邹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邹平说,“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充满力量。全省工信系统要认真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着力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
      邹平介绍,201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45.3%,规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0.9%,吸纳就业占城镇就业人数的28.1%。“赵克志书记指出,到‘十三五’末,要推动全省经济强起来,承接京津研发、河北制造产业协作模式初步形成,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建设经济强省取得决定性进展。”邹平说,“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实施产业率先突破,借力京津智力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河北工业转型升级,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邹平说,今后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坚持承接京津产业梯度转移、沿海内地互动发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统筹。首先是立足协同发展,打造两大沿海增长极(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带动提升内地开放水平;建设5条协同产业带(秦唐沧沿海临港产业带、京津廊高新技术产业带、沿京九线科技成果转化和特色轻纺产业带、沿京广线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张承绿色生态产业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构建5条协同产业链(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生物医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其次是立足错位发展,各市县依托优势,体现特色,精准定位,有序承接。把握好规划引领和市场竞争的平衡点,体现统筹规划、适度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产业链协作。第三要立足可持续发展,推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业结构调整。落实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推动钢铁产业向沿海地区、资源富集地转移;水泥产业按照“优化燕山、太行山一带,退出环首都、环省会两圈”的思路,打造京津冀新型绿色建材供应基地;推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优势产能和汽车、动车组、新能源装备、管道装备、工程装备等走出去,利用海外资源,开拓国外市场。通过优化布局结构,建立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上下游联动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二是在结构调整上,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一方面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2011年以来,省市两级财政拿出56.4亿元资金,其中省级专项资金35.4亿元,撬动银行贷款34倍,拉动社会投资107倍,技改投资累计增速达到24%,有力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今后打算重点围绕提高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改工艺、改装备、改产品、改管理,实施钢铁精品化、化工产业链延伸等12个专项和四大工程,推进传统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从我省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外部条件出发,加快培育符合协同发展要求和河北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积极争取重大项目落地,带动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借力京津创新资源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孵化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衍生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力争到2020年,传统产业80%的核心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0%,精品钢比重达到20%,石化精细化率达到50%,装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主导产业,形成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在转型路径上,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四大工程。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工程。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未来消费需求的方向,众创、众设、众包、众筹是解决创新能力不强和金融支撑不足的有效途径。要搭建好网络众创、协同制造、众筹等平台,在汽车、电子信息、服装等行业开展C2B个性化定制、O2O线上线下营销等试点示范,引领行业生产方式变革。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我省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低,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企业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应加快建设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工业大数据应用,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示范工程,机器换人工程。到2020年,建成5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新增使用工业机器人1万台左右,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2%,培育一批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我省节能减排压力大,必须走绿色制造之路,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大力化解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过剩产能,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推广节能节水减排新产品新技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绿色转型。实施服务型制造工程。制造服务化是我省的短板,下一步依托“服务型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四是在发展载体上,深入实施“十百千工程”。“”,就是打造十大工业基地,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力争到2020年,目前培育的17个基地中10个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千亿元以上。“”,就是扶持百家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力争到2020年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达到70家以上。“”,就是培育千项名牌产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市场占有率。通过基地支撑、龙头带动、品牌引领,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活跃全局。
      五是在工作推动上,突出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两个重点。一是抓好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在调结构的理念,围绕协同发展举办好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千项技改项目;围绕创新驱动组织千项新产品开发项目;围绕军转民、民参军实施军民融合项目。二是深入开展入企帮扶活动。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中心组学习会精神,强化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解放思想、精准发力,全力抓好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工作,加快工业协同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努力建设制造强省。”邹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