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的几点建议

16.05.2016  17:27
   国有林场是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无林少林、荒山集中连片的地区建立的以造林为主的林业基层事业单位。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林场4855个,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其中省属国有林场占10%,地市属国有林场占15%,县属国有林场占75%。林地面积8.7亿亩,所以说面临这么大的林场森林资源,经营是我们当前的重中之重。 国有林场植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泛,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长期以来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开发利用非常有限,林场森林资源整体上处于野生状态,易遭人为破坏。为了避免资源的进一步破坏,亟需加强对蕨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林场森林资源引种繁杂基地,加强对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林场森林资源的研究和栽培技术推广,以便创造更高的价值。   一、我国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我国的国有林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采取国家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  到2011年,其规模为:全国国有林场总数已达到4507个,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市、旗、区)。现有职工总人数66万人。经营总面积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5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林场的主要任务是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国有林地生产潜力,提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 国有林场经营的问题?   (一) 资金严重不足。由于国有林场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家停止财政拨款,国有林场成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由于受到木材市场恶性竞争、木材采伐限额、可采伐森林资源大幅减少等制约,其经营收入只能基本解决或根本无法解决职工温饱问题,还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建设,不少林场为了完成荒山绿化和生态建设的任务,甚至不惜举债经营、借钱造林,导致债务缠身,步履维艰,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陈旧,安全隐患较多,整改极为困难,干部职工看不到前途,人心涣散,经营难以为继。   (二) 管理体制有待改革。国有林场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性质非政非事非企,员工身份不工、不农、不商。林场既无事业经费,又无经营自主权和执法权,在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服务、开展生态建设和资源管护、实施林政执法和国有资产监管的过程中处境尴尬,与其承担的职能和任务也不相适应。而且国有林场在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机制之间游离,大多具有企业、事业双重法人身份,这也与现代法治精神明显相背离。??   三、 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的建议   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着力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努力推动我国林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资源保护管理,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科学划定并严格落实林业生态红线,制定最严格的林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和林地定额管理。严控经营性项目占用林地,逐步推行林地的差别化管理,引导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坚持不懈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非法征占林地和毁林开垦现象。       (二)林业生态工程,确保实现双增目标。进一步增加造林投入,扎实推进宜林地的造林绿化进程。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有效提高造林成林率。加快推进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对重点生态脆弱区25度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继续开展退耕还林。积极推进平原绿化、通道绿化、村镇绿化和森林城市建设,充分挖掘森林资源增长潜力。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森林增长指标考核制度,实行年度考核评价。       (三)林业全面改革,增强林业发展动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集体林采伐管理、资源保护、生态补偿、税费管理等相关政策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按照公益事业单位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国有林场生态公益功能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强对林权流转交易的监督管理。大力推行林业综合执法和行政审批改革,强化林业执法监管职能,规范审批行为。       (四)森林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效益。建立森林经营规划制度,形成国家、省、县三级森林经营规划体系。完善森林经营补贴制度,加强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重点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森林经营工作,带动全国森林经营科学有序推进。逐步停止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主伐,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休养生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以及珍贵大径材林,加快推进木材储备基地建设,不断增强木材和林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   总之,国有林场是我国培育和保护森林 资源的基层单位,同时也是构建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基地,在国家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森林资源是林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林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维护生态平衡、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在此对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的建议,对森林资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塞罕坝林场 宋华祥 马银祥 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