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眼病早诊率大幅提高

06.04.2016  10:26

  温州医科大学吕帆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15年,利用眼科医学与光学工程学科交叉的团队优势,从常见的临床功能性眼病入手,开展眼成像方面的技术创新,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治过程中的早期诊断和安全监控水平,相关科研成果已在全国20多家具有影响力的眼科医院或者综合性医院的眼科应用,10万多名患者因此受益。这项名为“功能性眼病预警机制研发”的研究,近日获得2015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功能性眼病是导致视觉功能障碍和视力残疾的一大疾病,主要包括干眼、视频终端综合征、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功能性眼病是减少视力致残致盲、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吕帆团队围绕泪膜、角膜、晶状体等眼睛的主要结构,开展了系列研究,创建了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为主要影像学手段的干眼早期诊断评估体系,在国际上率先建立无接触、快速、定量且简单的干眼诊断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定性、侵入性、繁琐等问题,不仅使干眼的早期检出率提高了20%~30%,同时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团队首次建立角膜接触镜验配安全体系和近视屈光手术安全监控评价体系,将戴隐形眼镜引发的并发症从1%降至0.1%以下。团队还开展了老化和白内障术后复发机理研究,阐明了“阅读与近视发生”的调控机制,证明了角膜塑形(OK镜)等干预近视有效及其干预机理,为未来临床近视防控提供了重要线索。

  专家表示,相关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人眼精细结构和病变的测绘能力,利用创新技术平台建立的诊断指标和安全评估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功能性眼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以及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