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峪治山记

09.07.2015  11:30

邢台前南峪:红色记忆与绿色新崛起的“碰撞”(视频)

    编者按

    群峰竞秀太行山,苍山滴翠前南峪。

    半个多世纪以来,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邢台县前南峪村,坚持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与大自然顽强抗争、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村奔小康的前南峪道路。

    前不久,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肖万钧,中央农工办原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段应碧等一行专程来到前南峪调研。他们走进果树林,亲临农家院,与前南峪的乡亲们拉家常、谈发展,经过深入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山区农村实现绿色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调查

    调研报告中说,改革开放前,前南峪是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这些年为什么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有四条值得借鉴的路子。

    路子之一,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

    路子之二,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以绿色环保产业为骨干、以旅游服务业为桥梁,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经济格局。

    路子之三,一、二、三产业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奋力向现代化迈进。

    路子之四,选拔牢记宗旨、勇于创新、清正廉洁的带头人。

    调研报告指出,前南峪道路正在成为广大山区农村奔小康必走的路子,沿着这条路子就能尽快地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如果把前南峪的经验推向全国,对农村面貌的变化会产生多么大的力量啊!

    这篇调研报告,不仅对加快山区致富步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全省各行各业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大力弘扬以前南峪治山精神为代表的新时期愚公精神,以“”和“”的作风,全力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在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进程中建功立业,是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当务之急。

    为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前南峪的治山历程和愚公精神,近日本报派出记者,再赴前南峪深入采访,撰写了长篇通讯《前南峪治山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