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双创”:跑出创新加速度

19.03.2018  16:34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如何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更好地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转型动力,跑出制造业创新加速度,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双创”的主战场。当前,我国制造业“双创”取得了积极进展。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8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大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持续提升,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接近70%。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日渐丰富。

双创”平台建设效益显现

制造业“双创”平台能有效推动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去年,工信部正式印发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部署未来三年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工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2018年,工信部还将实施制造业“双创”专项,支持一批制造业“双创”示范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我国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在数量上呈现稳步增长,国家大力支持“双创”平台建设,企业自身谋求转型,产生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双创”平台;二是平台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如荣事达智能家居全价值链双创中心、海尔小微双创平台、青岛红领集团个性化定制双创平台这样成功转型的示范性、代表性的大型骨干企业;三是具有专业化、个性化的特点,如荣事达的机制创新、海尔的平台创新、中科院的技术创新等;四是区域分布明显,如北京的人工智能特色、杭州的互联网特色、深圳的智能硬件特色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制造业“双创”在企业创新层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截至目前,荣事达双创平台的所有创业项目100%存活,2015年的20个双创项目,实现销售额3亿元、792人就业。2017年100多个创客团队、42家小微企业实现销售额10亿元,新增就业2000人。通过构建以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智能感知实验室、产业孵化中心等为主体的“创新特区”,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在太赫兹雷达与成像技术、人工智能雷达技术、微波光子雷达系统技术、智能天气预报与服务系统等科技前沿和基础技术研究领域初见成效,蜘蛛网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华睿2号高端芯片、双机热备C波段气象雷达等民品项目在市场上也广获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以形成产业化新业态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与产业化。创新探索员工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军民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打造新动能、创造新经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所长胡明春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构建协同发展的“双创”新生态

记者了解到,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企业对于平台的内涵与作用认识不足,或者认识较为片面、简单,认为“双创”仅是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导致建设的“双创”平台停留在技术支撑层面,未能有效激活企业的技术、装备、系统、流程和组织;部分制造业“双创”平台定位不明确,运营模式不清晰,存在低水平同质化现象,难以满足企业创新和多行业、各层次产业链创新的需求。有的制造业“双创”平台还存在缺服务、轻推广的现象,导致资源空闲、方式单一、效率不高,创客主体来源不足,平台的带动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出来。

为解决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的不足,胡明春建议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科研院所发挥原创科研成果的优势,形成产学研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同时认真落实《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服务体系、深化国际合作、加快人才培养”五方面措施,促进制造业“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也认为,“双创”平台建设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建议实施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工程与支撑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双创”新生态。

潘保春表示,要加快制造业“双创”平台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建设垂直细分的专业化平台,打通上、下游资源,打造标杆、示范平台,强化政企多级、多归口的有效联动,培育产业氛围,设立完善机制,吸纳国际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价值的商业化体系建设。另外,还应加快平台差异化、专业化的融合发展,加快“双创”平台与研发、金融等服务平台的对接与融合,向战略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倾斜,打造差异化的平台,鼓励并扶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融合,加快平台之间的对接、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加快推进平台市场化运作,强化政府引导,建立联合基金,打通资金通道,推动平台的兼并、重组与整合。

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推动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推动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工业和信息化厅
工业互联网 你知道多少
编者按 工业互联网是未来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工业和信息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