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写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

22.10.2014  18:12

  北京严查“小官巨贪”问题、天津宣布80名干部任用决定无效、海南处理25名县处级以上一把手……近日,今年中央首轮巡视地区陆续晒出“整改清单”。

  “巡视已成为悬在各级官员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是中央创新巡视制度带来的可喜成果。”有媒体这样评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道道禁令密集出台,一个个“老虎”“苍蝇”现身落马,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制度笼子越扎越紧,正风反腐进入新常态。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思想。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的笼子,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

  一年多来果敢而迅猛的“打虎拍蝇”,见证了中央反腐的魄力与决心,也预示着反腐败斗争进入了一个关键期。不管是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还是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反腐必然触动利益格局和一些人的奶酪,各种阻力也会越来越大。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面对不断变化的反腐形势,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让人们记忆犹新。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管党治党、执政治国的战略,对新形势下构建党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央办公厅法规局处长林飞说,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会、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中央纪委全会以及地方的考察调研中,先后有10多次对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作出特别强调,反映出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律的深刻认识,为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提高依纪依法惩治腐败的能力。”“深入研究并实施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多次强调。

  “审视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历程,法治化是最鲜明突出的特点,其本身即是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的重大实践。”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目前反腐败先以治标开始,在过程中逐步形成制度性,通过一系列规范性的做法,达到治本的效果。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目前,大力反腐与深化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相结合,正是“标本兼治”的好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