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如何建好“试验田”

14.03.2016  12:15

主   持   人: 河北经济日报特派记者 吴绍冰 贾海丽

出场嘉宾: 边发吉代表: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

吴以岭委员:河北以岭医药集团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连贵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建平代表: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省天主教两会主任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加快推进创新示范区、试验区试点的消息如同一阵政策春风,让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倍受鼓舞。

创新示范区、试验区为啥建?建啥样?怎么建?连日来,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观点碰撞……

成果中试“奔远处

转化承接“接不住

新闻背景:美国硅谷、128公路、英国M4走廊……依托交通干线打造高科技产业走廊是世界级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的成功经验,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廊道经济”。河北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廊道经济”的典型案例和生动样本。

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是明显的短板。造成这一落差的因素很多,但从创新角度讲,根本原因是河北缺乏承接力强、带动力大的战略性标志性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了政策梯度差、制度梯度差。

京津冀三地优惠政策存在明显落差,影响协同创新效果。”边发吉代表说,北京市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建有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两地在科技人员激励、高新企业认定、高新人才认证等方面享受国家许多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聚集了相对多的科技创新资源。然而,河北省尚缺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创新创业政策上处于洼地,三地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技术新产品区域采购等方面政策未能有效衔接。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聚集保障机制不健全,与京津差距较大。

对我省来说,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却又相对薄弱的环节。方建平代表说,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要经过研发、中试、加速三个重要环节,才能批量生产。北京的科研力量雄厚、创新资源富集,但由于我省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承接力较差,很多北京产品的中试总要“舍近求远”跳过河北,到长三角等地进行,因此最终生产也落在了这些地方。

不论从突破承接平台“碎片化”,弥合三地“政策梯度差”、“制度梯度差”的现实看,还是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的大局看,河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的平台支撑。代表委员们认为,省委、省政府重磅打造“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将其作为构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大战略之举,十分必要、切实可行。

有了这个平台,河北将摆脱‘接不住’的尴尬,分享到更多的科研成果红利,带来的利好是多元、多层次的。”吴以岭委员说,设立试验区有利于构建全要素、全链条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落实《规划纲要》对三地的功能定位,形成“合理分工、三区联动、协同创新、错位发展”的新格局,助力河北切实担负起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

对接京津桥头堡

创新创业新地标

新闻背景: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建啥样?功能定位——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科技要素、生态底板;战略定位——对接京津桥头堡、创新创业新地标;产业定位——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大健康新医疗、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科技服务业等六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一区九园”,主体是保定国家高新区、固安高新区等九个科技园区……

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分析说,我省颁布的《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推进方案》,条条精准、款款到位,这种“靶向式”规划模式,将有效根治河北经济创新“贫血症”,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源。

代表委员们提出,要使“靶向式”规划落到实处,必须“玩转平衡木”“用好辩证法”。李连贵代表说,要注意把握“服务”和“承接”的关系,把试验区放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整体考虑,把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和补齐河北短板结合起来,推动建立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要注重把握“国内经验”和“河北特点”的关系,既要注重集成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和国内自创区、自贸区的经验,又要注重融入河北元素,突出河北特色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难点堵点,彰显“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规律。

边发吉代表则提出,必须突出技术创新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京津冀三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优势行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组建产学研联盟,共建区域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加强共性关键技术协同研发和转化应用;加强现有产业空间调整和对接,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创新集群。

方建平代表认为,要注重把握“政府给力”和“市场发力”的关系,鼓励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开展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并对在高新区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创业中心、孵化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的,给予政策、资金扶持。

打出“组合拳” 优化“政策包

新闻背景:2012年8月,浙江省在德清县建立首个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成为全国较早建立该类试验区的省份。浙江坚持在激活“需求端”、扩大“供给端”、搭建“平台端”、做强“服务端”、优化“环境端”五方面发力,打出创新发展组合拳。

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提出,仅仅依靠河北自身力量难以完成“试验田”建设,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及北京、天津市加大对河北设立试验区的支持力度,打出组合拳、优化政策包。

边发吉代表建议,着眼于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规划、政策、市场和创新体系的协同,为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统一编制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规划;建立区域协同科技管理体制;构建以中央对京津冀三地纵向协调和省级横向协商相结合的组织管理机制。另外,还要在健全协同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机制、构建京津冀区域技术转移机制、健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立支撑协同创新的人才流动和培养机制等方面大胆破题。探索建立跨地区园区共建共享机制,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实施园区协同共建工程,建立河北与京津两地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以及全国股权交易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

吴以岭委员建议,国家应出台“政策包”,加大对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扶持和倾斜支持。在空间规划布局、财税政策、人才政策、资源开放共享等重大政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资源,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所有权制度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互认等重大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等诸多方面,优先向试验区布局,允许试验区先行先试。

吴以岭委员分析说,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及京津采取灵活形式参与试验区建设或许是可行路径。建立科技部与京津冀签署“1+3”共建机制,采取干部选派交流、共建融资平台等模式,构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形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