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27.03.2015  14:15

张雄豪

京津冀一体化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当年公布的《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此后历时多年,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到“京津冀都市圈”终于升级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京津冀一体化”,这一过程走了30多年。国家把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国家战略,可见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局部经济协作,而是要打造中国新形势下经济、环境、交通等一系列领域优化发展、协同发展的着力点。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也将会把一体化进程带上快车道。

创新,就是需要运用创新思维,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2014年4月河北省教育厅决定把作为省级培育建设的河北经贸大学环京津产业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更名为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将进一步凝聚优质创新要素,强化学政产研协同攻克重大理论性实践性难题的功能作用,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新机遇,针对产业对接、城市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市场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研究提出实现河北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新战略新举措,为推进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把中心建设成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智库。肩负着推动京津冀协作和创新驱动发展双重使命的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2014年8月在北京市海淀区成立。研究院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释放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打通产学研结合和区域协作的壁垒。该研究院目前已有近40项高校科技成果进入首批建设的大气治理及水处理、信息安全、智能机器人、智能材料与微机电系统(先进制造)、计算与仿真等5大协同创新中心进行成果转化,多家高校将联合中国商飞、潍柴集团、启明星辰等2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

2015年1月出席天津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透露,南开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京津冀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强协同创新,共同研究破解协同发展机制体制障碍,加大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智力支持。

龚克表示,近年来,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队”身份进行协同创新,运行两年来体制障碍和行政壁垒不断消除,技术创新成果初步显现,形成了跨行政系统、跨法人单位的“协同创新体”。不久前,国家认定了由南开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国家统计局共同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这将是服务经济改革发展的国家级智库。此外,南开大学还建立了多学科交叉并与天津社科界紧密合作的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将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体制障碍和破解方案作为重点,已经形成若干重要的政策建议。

由此可见,面对京津冀一体化这一新课题,面对这一国家战略层面的任务的实施,各方都极为重视,下大力度,充分挖掘和调动社会资源,以完善创新理念,推出创新成果。从各方重视程度来看,创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