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向“不可能”挑战

28.01.2016  12:12

创新,向“不可能”挑战

—— 河钢唐钢长材部“王振刚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破解工艺瓶颈侧记

1月12日下午5点,河钢唐钢长材部2#转炉正在冶炼60#硬线钢。 “经补吹操作,二次拉碳碳含量控制到了0.39%,冶炼过程平稳,完全符合技术操作要求。”正在现场监控工艺过程控制的长材部“王振刚炼钢技术创新工作室”成员、车间技术员李守章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曲线一边做着记录,一边向操作专家王振刚报出当炉冶炼情况。

前不久,“王振刚炼钢技术创新工作室”《转炉高碳钢冶炼工艺创新》成果被评为公司一线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如今,该创新工作室成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新攻坚。他们聚焦“市场”与“产品”,进一步发挥技术攻关“前沿阵地”与工艺创新“实践平台”作用,立足生产经营实际,着力解决制约产线的技术难题,助力长材品种进档升级。

坚定信念 扎根一线求解

转炉终点高碳出钢,对钢水纯净度、合金吸收率、钢铁料消耗都有重要意义,是提质增效的法宝,但因该部干法除尘设备限制,除尘器“泄爆”成为制约该部生产高碳钢高拉碳操作的一个关键瓶颈。

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就是除尘器承受一次拉碳的上限值多少,风量的控制在多少范围内最合理,氧枪枪位多高的位置最合适,供氧强度设置多少最合理,冷料批次的加入量多少比较合适……这些都是主要的摸索参数。”在炉台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王振刚从每一个细节考虑问题,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与各职能科室积极配合,不断地讨论、实验、对标取经。

为了摸清一个既能避开泄爆点又能平稳去碳的补吹供氧强度值,王振刚与工作室成员扎根一线,从中午一直到夜里12点,在连续12炉的硬线钢冶炼中,紧盯炉前电脑一氧化碳和氧气曲线,调整补吹供氧强度,最终确定出10000Nm3/h的合理值,并通过调整风机参数、执行半氧开吹(补吹)爬坡升氧等手段解决了普通钢种、高碳钢种高拉碳可能泄爆的问题。1月份以来,该部高拉碳水平稳定提高到90%以上。

扎根现场才会发现问题,而创新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创新必须要为生产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为企业带来实在的效益。”对此王振刚态度坚决。

齐头并进 突破岗位束缚

目前我们各炼钢小组高碳钢终点碳控制在0.28%以上,精炼成品碳控制精度达到±1,氮合格率达到100%,产品拉拔性能稳定,高碳钢由于质量提升明显,在华北地区形成较好的区域口碑,得到用户的好评。”提到当前转炉各炼钢小组高碳钢冶炼水平,王振刚用一组数据说明。

新工艺的创新突破关键在于普及,必须让每一个小组都能熟练掌握,拉近各小组的差距,消除木桶短板,把容积增大,整体工作才能提升。为提高该部低合金系列重点碳控制水平,同时避免干法除尘泄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艺摸索,王振刚组织创新工作室与该部技术、设备部门配合,制定出低合金高拉碳冶炼方案,并迅速在各炼钢小组中进行推广。

他们到现场跟班,手把手、面对面示范、解释、指导,给大家上线实做机会,消除小组成员的倚靠心理。5个月的实战、摸索,一项项参数逐项被固化下来,成功完成50t湿法除尘向65t无副枪、倒炉高拉碳条件下静电干法除尘系统的成功稳定过渡,在控制干法除尘静电除尘器泄爆次数和控制高碳钢洁净度及提高产品质量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实现了高煤气热值回收,在降本增效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成绩只会激励我更加拼搏,要做到质量、成本双优,就要从创新中寻找办法。2016年,我们第一个攻关课题是《通过延长前期吹炼时间提高脱磷效果》,预计可降低灰耗300kg/炉,并将从确保冶炼过程平稳入手,力争摸索出一套确保出钢温度稳定性的修正公式及不同冶炼阶段条件下枪位稳定范围,用于指导生产……”围绕提质降本,王振刚心里满满都是点子。

            蔡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