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法院:创新为民举措 探索纠纷化解新机制

04.01.2015  22:05

    面对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迁西法院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活动为契机,转变司法作风,创新司法为民举措,积极探索出“诉源治理、诉非衔接、诉中调判、诉后回访”一体式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为促进和谐、保障民生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

    向前延伸抓诉源治理。在不同阶段采取多种形式预防和减少诉讼发生。一是结合本地实际,对各类案件深入调研、科学预判,针对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案件开展相关法律宣传,对农业、食品加工、生态旅游等行业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二是推动当地农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和老代表成立栗乡“五老调解队”,借助民间“五老”的威望赢得群众的信任,促进纠纷快速化解,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三是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通过案件巡回审理和走进法庭听审判等形式,在推进审判公开的同时进行法制教育,真正做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避免类似案件重复发生。

    外促联动抓诉非衔接。纵向上以纠纷联动调解为纽带,创建以县法院为主导的法院、乡(镇)调解委员会、村(社区)调解委员会三级调解组织,形成多层级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横向上成立国土、环保、安监、水务、计生、金融、交通7个专业法庭为突破口,强化执法力量、改观执法面貌,突出协调疏导、钝化官民矛盾,拓展服务空间、提升执法水平。

    内强服务抓诉讼亲民。一是以完善诉讼服务网络为依托,在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各派出法庭及所辖乡镇设立了诉讼服务点,方便群众就近接受司法服务,降低诉讼成本。二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预约立案、法律咨询等远程服务,方便异地或交通不便的群众诉讼。三是以立审执联动为突破口,借助审判运行机制实现立案、审判、执行部门联动,建立信息共享、问题反馈和沟通协调机制,保障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切实兑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向后延伸抓诉后维稳。一是抓好诉后履行工作,通过推行执行公开、执行联动机制,积极促成当事人之间的执行和解,督促败诉方及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是抓好对当事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回访工作,对当事人反馈的问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及时沟通处理,进一步改进审判工作,减少和避免涉诉信访案件发生。三是主动同相关部门协调、对接,抓好涉诉信访工作。加强判后释明,对有新的证据或原裁判确有错误的,告知当事人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最大限度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

 

编辑:逯永霞

文章出处:河北法院网